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谷粒网 www.guli.la,别人的爱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过路在一次电视剧选题会上,认识了女导演钟秋。她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是天生的女强人,很果断,说话头头是道,脑子里全是思想。作为大学里的一名年轻教授,过路在选题会上的发言,显得书呆子气十足,尽管主持人隆重推出,在介绍他的身份时,把他说成是戏剧方面的专家,是学科的带头人和博士生导师,然而他发言的时候,几乎没有一个人在听他说话。过路的发言,主要谈当前电视连续剧中的思想问题,这是在学校里给研究生上课内容的一部分,同样的话题,已经说过许多遍,因此自信可以说得很好,说得滴水不漏。大家冷淡的反应,让他感到有些尴尬,过路仿佛置身在一个全是陌生人的车厢里,火车正高速地往前开着,车窗外风景不断地在变,他说的话和大家全不搭界,他说他的,别人干别人的,他想停下来,话题已经展开,又有些舍不得。好在这样的场面并非第一次遇到,他毕竟在课堂上训练有素,就算是别人不听,各自都在做小动作,他照样能照本宣科地说下去。

    坐在过路身边的钟秋突然抽烟,吓了过路一跳。女导演的圈子里,抽烟算不上什么稀罕事,关键是钟秋选择的时机。过路正说到一句自以为很得意的警句,钟秋动作夸张地划着了火柴。宾馆里特制的长柄火柴,有一种特殊的表演效果,燃着时声音很响,嚓的一声,爆发一个很亮的火团。钟秋的举动立刻引起连锁反应,所有抽烟的人,不由自主地开始响应,四下里全是抽烟和准备抽烟的人,火柴和打火机频频发出声响。有人递了一支烟给过路,过路摇摇手,示意自己不会抽烟。会场上顿时烟雾袅袅,过路的思路完全被打断了,在后来的几分钟里,他已经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他开始有些把握不住自己,越说越乱,人们不明白他在说什么,反而对他的话题有了兴趣,一个个瞪大着眼睛看他,欣赏着他的难堪,似明白非明白地点着头。

    在吃饭桌上,酒气冲天的钟秋过来给他敬酒,她让他把新出的专著贡献一本出来,以便她能有机会很好地拜读一下。过路吃不准这是否是真话,但是他很认真地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回家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了本自己新出版的古典戏剧的精神,在封面上写上“请钟秋女士过目“字样,然后留下自己潇洒的签名,写上日期,盖上图章,去邮局寄了。这本书是他所在的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印数少得让人惭愧,一共只印了一千本,其中还有三百本,要让过路自己包销。三百本样书占了很大的角落,过路没有能耐销售自己的书,只要是能沾得上边的人,就送书给人家,现在,既然钟秋开口,过路欣然从命。不管怎么说,大家都是搞戏剧的同行,过路是理论研究,钟秋是一位已经颇有名气的女导演,他的理论研究,说不定就对她有所帮助。

    一个星期过后,有一个叫老王的男人打电话给过路,说钟秋对过路的专著有些兴趣,想找机会和他好好地聚一聚。所谓聚一聚,也就是找机会再吃一顿饭。言谈之中,老王流露出钟秋想买这本书版权的愿望。过路有些吃惊,老王说:“钟秋这人,就是有些神经质,你说的一点也不错,要想拍电视剧,买一本空谈理论的书,有什么用?”

    过路对着电话点了点头,顺着老王的话,继续谦虚,说:“现在买版权,一般都是买故事,我的书中间,又没什么故事。”

    老王说:“过教授真是明白人,你的书我看了,确实很深刻,老实说,我们搞电视的看了,很佩服,不过,不过,过教授,有话我直说,可不要生气,你的书其实和拍电视剧,没什么关系,你说是不是?”

    过路发现老王很会说话,电话前后谈了差不多有二十分钟,老王总是不断地生出新的话题来。有一段时间,过路整个就被老王绕糊涂了,不知道他打这么个电话给自己,究竟是什么目的。说到临了,老王向过路暗示,钟秋想多听听他的意见,因为看了他的书之后,很有些启发,又知道他忙,怕谈话会耽误他的宝贵时间,现在时间就是金钱,因此,想通过买版权的方式,和过路进行合作,至于怎么合作,先签个合同再说。总之一句话,要尊重他的劳动成果,不能白白耽误过路的时间。如果他没什么问题,明天上午,见一个面,进一步细谈,他可以先考虑一个出让版权的价格。

    过路激动了一夜,翻来覆去睡不着,天亮时,跑到厕所里,兴冲冲地给一位熟悉的小说家挂电话,向她咨询出让版权的事宜。女作家有睡懒觉的习惯,很愤怒自己在这个时候被人吵醒,弄明白了怎么回事以后,悻悻地说:“你这人有多讨厌,非要在这个时间,打电话给我,你说你缺德不缺德!“过路连连道歉,说自己头一回遇到这样的事,病急乱投医,找不到别人求教,只好麻烦她了。女作家说:“这种事太简单了,我告诉你,搞电影电视的,全不是东西,你尽管亮出刀子来,恶狠狠地宰他们一刀,要让他们疼,疼得对你咬牙切齿,只有这样,你才能维持住自己的尊严,要不然,你丢尽了人,结果还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电话刚挂上,老王又打电话进来,说你一大早,给谁挂电话,我拨半天都拨不通。

    过路支支吾吾,老王说,他知道有个地方的早茶不错,由他作东,在那里见面如何。过路没有思想准备,没想到原订上午十点的见面,会提前,匆匆准备了一下,赶紧骑自行车过去赴约。到了吃早茶的地方,等了好半天,也不见老王过来。左等右等,依然不见老王露面,过路有些心急,只怕是错过了,因为只是在电话里交流,大家都没见过面。

    过路只是凭想象,猜测老王应该有的模样,老王迟迟不来,过路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焦躁不安,盯着每一位可疑的人看,看谁都像,结果谁都不是老王。

    直到快十点钟,老王才从出租车里神采奕奕地钻出来。过路在预定地点,活生生已等了一个多小时。老王一眼就认出了他,因为送给钟秋的书扉页上,印有他的照片。两人站在大街上敷衍,过路饿得够呛,心里多少有些不痛快,老王一连串地说着对不起,说有人临时呼他,他用手机和过路联系,已经联系不上。进了餐厅,坐下来以后,老王不停地用手机和别人说话,说的全是一些根本不重要的事情,一边聊,一边让过路随便要菜。过路很少有机会享受粤式早茶,他跟着老王学,老王从推车里拿什么,他也拿什么。老王最后有些急了,把手机从嘴边移开,说:“我们拿些不一样的,行不行?”

    过路饿狠了,加上有些生气,于是就猛吃。老王也不弱,已经五十多岁的人,头发是染的,上半截黑,下半截新长出来,黑白分明,一口气,连吃了两盘猪脚爪,两碗皮蛋粥,四个小肉包子,两碟熏鱼,还喝了一瓶贝克啤酒。吃得差不多了,开始很认真地和过路谈判。他告诉过路,说自己已经给钟秋当了许多年的制片主任,说一句不太客气的话,钟秋这人搞电影电视有一套,但是还真缺不了他这么个制片主任,为什么呢,因为钟秋出身于一个干部家庭,从小大手大脚惯了,花钱根本就不懂得节制,有钱就乱花,没钱也乱花,要不是他为钟秋当家,钟秋有多少家当,也都会给她败光。就譬如说这本古典戏剧的精神版权,按照他老王的意思,就不应该购买什么版权,老实说,搞电视筹集资金也不容易,要把有限的钱用在刀口上。正像过路自己说的那样,这本学术著作,又没有什么故事,并不值得花钱买版权。谁都知道,电视剧的灵魂是故事,大家通常说的买版权,说白了,也就是买故事。

    类似的话,过路在过去的二十四小时里,已经听老王说了无数遍。这些话像冷水一样,不停地往过路心里泼,结果使得他的热情和信心,都大大地打了折扣。他本来准备一跺脚,像女作家提示的那样,狠狠心要个高价,然而当老王实质性地谈到版权价格的时候,过路已经没有任何勇气,他甚至都不敢正眼观察老王的神态。过路想到自己出书的难处,想到三百本样书堆在角落里,老婆看着嫌别扭的异样表情,想到出版社的一位副社长的冷脸,说你们当教授的一本接一本地在这出书,我们哪有那么多钱赔,说起来都是研究成果,可是你们的这些成果,却害得别人要没饭吃,都是大教授,又得罪不起,有能耐,为什么不到别的出版社去出。

    老王不动声色地说:“你报个价,然后我再说个价。实话实说,我这人,也不会谈生意,反正大家不是外人,你先说。”

    钟秋在过路签了合同之后,才和他在电话里简短地谈过一次。她在电话里显得很客气,说翻了翻他的著作,有茅塞顿开的感觉。接着,她向他询问,问他对接下来的合作,有什么感想,有什么进一步的意见。过路有些结巴,说自己对于这次意外的合作,感到很愉快。他没想到钟秋话锋一转,笑着问是怎么样的愉快。过路一时无话可说,钟秋不依不饶地追问,是不是因为别人花了一万块钱,买断了他的思想。钟秋知道现在的大学教授,都很穷,一下子能拿到这么一笔钱,肯定会高兴。

    在水边山庄再次见面的时候,钟秋又一次向过路提到了购买版权的事情。她眉飞色舞,说听老王讲,过路对一万元成交感到很满意。过路被她说得有些尴尬,钟秋似乎存心要让他难堪,继续说老王这人谈合同,绝对是个高手,和演员谈价钱,无论是多难缠的演员,最后都能让他摆平,谁也别想在侃价上占老王的上风。钟秋属于那种根本就不在乎别人会怎么想的女人,她一根接一根地抽着香烟,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身上总是忍不住就流露出成功者的踌躇满志,而且绝对好斗,一逮着机会就刺人家一下。在切入正题之前,她说话的头绪很乱,大大咧咧,盛气凌人。钟秋刚刚完成的一部二十集的电视连续剧,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以后,反应非常好,据老王透露,这部连续剧最后得全国奖,已经是肯定的,因此现在的新闻界,特别关心钟秋的下一部电视剧。

    这次见面本身就有些滑稽。首先,过路竟然是作为特邀的客人,去参加钟秋父亲的结婚仪式。见面的借口,在逻辑上根本说不通,过路对钟秋的父亲毫无了解,从接受邀请开始,过路心里就一直在琢磨,他不明白钟秋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步棋的意义究竟何在。老人再婚已经不稀奇,问题是钟秋父亲再婚,和过路没任何关系。既然没关系,有什么必要喊他去参加。钟秋曾向他暗示,她即将投拍的下一部电视剧,很可能将从自己父亲的再婚开始,因此,她希望过路在参加这次婚礼的时候,很好地细心观察。“我父亲已经七十岁了,可是他的心,一点也不老“在谈到自己的父亲时,钟秋总是不无讽刺。“这场婚礼会是一出很好的闹剧,你知道,像这样的婚礼场面,如果在电视上表现,一定会有很好的喜剧效果。”

    钟秋坦然承认,作为一个电视人,为了艺术,她将不在乎这么做,是否会伤害父亲的感情。她接着又补充说,也许稍稍地伤害一下,正好是她的本义。事实上,这次婚礼,是她即将投入拍摄的电视剧的预演,是她精心策划,或者说一手导演的滑稽戏。钟秋的父亲钟天对于再婚的隆重仪式,感到有些恐惧,他不明白钟秋为什么要这样大张旗鼓地搞。在一开始,钟天所担心的,只是自己的结婚选择,会得到儿女们的一致反对。当他以商量的口气,和几个孩子挑明自己准备再婚的对象时,他的心中充满内疚。他知道儿女们不会真心赞成他的婚事,尤其不会赞成他和包巧玲的这种组合。他们可以举出一千条理由来反对这桩婚事,事到如今,他已经做好了挨骂的准备。他等着心直口快的女儿用尖刻的声音指责自己,然而两个女儿的反应,却大大出乎他的意外。大女儿钟春公开表示不干涉,别说是和他的老姘头重修旧好,就算是去马路上找一个十八岁的小姑娘,也不关她什么事。小女儿钟秋半天没有吭声,她板着脸,像看陌生人似的,盯着父亲目不转睛。

    钟天让她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以商量的口吻说:“我只想简单一些,反正也是七十岁的人了,你包阿姨的意思——”

    钟秋打断了父亲的话,不动声色地说:“干吗简单,这事都交给我来办好了,保证让你老人家满意,我们为什么不热热闹闹地庆祝一下呢。”

    只要一提到包阿姨三个字,钟秋就忍不住火冒三丈。一种恶作剧的念头油然而生,钟秋几乎立刻就想到了应该怎么办。没人知道这次婚礼究竟会怎么进行。除了钟秋,大家都被蒙在了鼓里,就算是钟秋,脑子里也只有一个大致的打算。有关具体的操作事项,钟秋根本就懒得去多想,这种事根本不值得她多动脑筋。她现在已经是个名人,客大可以欺店,她选择了水边山庄这个落成不久的度假村,因为度假村的老总马德丽,是钟秋姐姐钟春的老同学,是钟春最好的姐们之一,对于投资拍电视剧,一直抱有天真的热情,几次流露出想和钟秋合作的意愿。钟天离休前,是省城的计委副主任,离休后,仍然兼任梅城开发区的顾问,在这一带人头关系很熟悉。度假村闲着也闲着,现在不是旅游旺季,加上水边山庄的名气还没有做出去,作为总经理的马德丽很愿意破一次费,以最优惠的价格,为钟天的黄昏恋情,提供一次服务的机会。在具体的操办婚事上,马德丽自始至终都表现得很主动。

    过路和钟秋在婚礼正式进行的前一天,住进了水边山庄。浩浩荡荡的大队人马,第二天才能来,偌大的一座山庄,现在只有他们住的这栋房子有人,而且也只安排他们两位客人。这是一个度假的好地方,地点虽然有些偏僻,然而正是因为偏僻,才显得格调高雅。整个山庄由一栋栋典雅朴素的小楼组成,错落有致地布置在水库边的小山坡上,推开窗户,外面是浩瀚的水面。远远地,能看见当地渔民打鱼的船,而近处码头上,歇着各式各样的游艇,从大到小,应有尽有。时间是午后,户外阳光灿烂,叽叽喳喳地有鸟叫的声音,一个女服务员在草地上晒衣服,她转过头来,看见小楼中的过路和钟秋正盯着她看,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停下手头的动作,也目不转睛地对他们看。这是个很漂亮的女孩子,她看人时专注的样子,十分耐人寻味。

    钟秋把沙发掉了个向,让它面对窗口,这样,她和过路便可以一边说话,一边欣赏外面的风景。茶已经泡好了,钟秋点了一支香烟,把话题引入自己下一部打算要拍的电视剧。她告诉过路,就像他的专著所提示的那样,她打算拍出一部能反映中国古典戏剧精神的电视连续剧。过路注意到,钟秋在谈话时,常常喜欢像教师给学生上课一样,动不动就把深刻的思想挂在嘴边。关于这部电视剧,她已经想了很长时间,而且已经有了一些非常具体的人物形象,但是现在仍然有两个最折磨她的问题。这就是如何让自己的电视剧,既具有最深刻的思想,同时又有更好看的情节。当前的电视剧缺乏思想性,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钟秋觉得自己的电视剧,要想更上一级台阶,必须在思想上有所突破。她又一次向过路解释,自己为什么要花钱购买过路的思想。

    “你的一些想法很好,但是如何用电视的手段表现出来,这个问题就显得特别复杂。“钟秋指着外面的服务员,让过路猜一猜,像她这样的女孩子,一看就知道是打工妹,会喜欢看什么样的电视剧。过路摇了摇头,不知道说什么好,他跟不上钟秋有些跳跃的思路,不想冒昧地发表自己的观点。钟秋显然是个自说自话的女导演,对于这样的女导演,没有弄明白她的真实想法以前,最好的办法,就是暂时别开口。在一开始,过路很不习惯钟秋的肆无忌惮,她动不动把花一万元购买了他思想的话挂在嘴边,对于她来说,也许只是为了表示她的财大气粗,然而过路不得不认为这是一种人格污辱,思想是不可以做买卖的,渐渐地,他很快也习惯这种说法,因为事实上,他的确是因为所谓的思想,才拿了一万块钱。如果说这真是污辱,那么对于大家来说,这种污辱起码也是双重的,就像妓女和嫖客的关系一样,交易的双方都不是东西。

    钟秋像导演跟演员说戏一样,拿窗外的服务员作为例子,对过路作着种种假设。她假设服务员是一个来自深山的女孩子,没有任何社会经验,对城市充满憧憬。有一天,她终于爱上了一个男孩子,这个男孩子是度假村的厨师,或者是司机,他们相爱了,有了性的关系,然后这个男孩又有了别的什么理由,抛弃了她,于是这个女孩只好把悲伤压抑在心头。女孩子的心情是高傲的,她不愿意让同伴知道她的处境,到晚上看电视的时候,眼睛看着屏幕,心里却不知在想着什么。几乎每个到城里来的女孩,都会遭受这样那样的不幸。到了晚上,她们坐在电视机前,心不在焉,各人想着不同的心思。屏幕上的电视剧和她们的生活没什么关系,她们在看电视,同时又在鄙视电视。电视成了她们的精神鸦片,因为这玩意不能给她们任何好处,又让她们离不开。既然没有更好的电视能打动她们,于是她们最终就成了三流电视剧的俘虏。电视给了她们虚假的安慰,她们的心灵很快就被蹩脚的香港连续剧扭曲了。

    钟秋告诉过路,她要拍一部让所有的女孩子看了都感动的电视剧。“这是一部为女孩子们拍的电视片,要让女孩子们爱看,看了,要流眼泪,还要能引起思考。“电视剧不能让人思考,差不多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害。在过去的许多年里,钟秋一直想拍一部现代版的古典戏剧片,她想从古典戏剧中,找一个能和现代生活沾得上边的故事,来思索许多当代的社会问题。在翻阅古典戏剧的精神这本书时,钟秋屡屡被过路的观点打动,尤其是他为“王魁负敫桂英“所做的分析,对钟秋大有启发。她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虽然她早就知道这个故事,但是她终于敏感地意识到,正如过路所分析的那样,在这个老得掉牙的陈旧故事里,确实隐藏着一个全新的现代意义。

    整个下午,差不多一直是钟秋一个人在说话,过路写了许多关于影视方面的文章,在学校里上课,也常常开这方面的专题,然而真正和影视界人士打交道的机会,并不多。

    过路没想到她竟然如此健谈,钟秋对他说的很多话题都是陌生的,她喋喋不休地说着,并不在乎过路心里怎么想。“你能不能为我写一个适合于拍摄的电视剧本呢?“太阳快落山之际,钟秋突然这么问过路。她不过是随便问问,过路却当了真,他怔了一下,不甘示弱地接受了这个挑战。他十分平静地告诉钟秋,如果真让他写,他可以试一试。他知道自己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知道电视剧本和理论文章是两回事,不过,这两者之间,未必就有什么鸿沟。窗外水库静悄悄的,夕阳西下,整个水面都被染了颜色。如此良辰美景,一个人很容易地就会获得信心。过路相信自己可以一搏,既然现在没什么好电视剧,他冒冒失失地杀向影视界,说不定就能创造出一些奇迹来。可惜他的良好感觉,很快就被钟秋泼了冷水,她不动声色地突然问道:“你从来没有写过电视剧,是不是?”

    过路点点头,说自己的确没有尝试过写电视剧,可是正是因为没有,也许这恰恰是最好的本钱。俗话说,一张白纸,能画最美好的图画,说不定他真的能够出奇制胜。他发现自己终于捞到了说话的机会,然而他的话题还未展开,钟秋的情绪陡然有些冷落,她很遗憾地摇了摇头,说他也没必要再去蹚影视这潭浑水,影视圈里黑暗得很,麻烦太多,她可真不想把他也拉进来。过路还是给她老老实实地搞搞策划,出点主意算了,具体的剧本,还是由别人写更好。她又一次把话题转开了,这一次,她说的是自己小时候的一件事情。她说她刚八岁的时候,就开始对男孩子有兴趣。

    水边山庄的人突然多了起来,都是赶来参加钟天和包巧玲的婚礼。由于是老人再婚,大家都有子女,甚至有了第三代,这场面显得很滑稽。作为当事人的钟天,知道儿女绝不会真心赞成自己的婚事,因此仪式搞得越隆重,越有些忐忑不安。他有一种要出什么事的预感。钟天是一个儿女心肠极重的老人,非常在乎儿女的态度。知子莫若父,他知道对于自己的子女来说,选择谁做后母都可以,唯独不能选择的一个女人,就是包巧玲。

    钟天和包巧玲被安排住进了山庄最豪华的套房,然而住进去以后,便没人再愿意理睬他们。大家显然是故意地冷落他们,楼道上不时地有人走来走去,可是偏偏没有人进门问候一声。服务员不知道去哪了,厕所的马桶有些漏水,热水瓶里的水也不开,没办法泡茶。包巧玲从一开始,就受到来自钟天两个女儿的白眼,她们看上去不像来参加婚礼,更像准备前来讨伐他们的父亲。大家就住在周围,但是,谁都懒得主动来看望两位老人,就算是在楼道上见着了,也装着不认识,甚至钟天的孙子钟小雷,见到爷爷也有意不理他。包巧玲也意识到了气氛的不寻常,她知道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委屈自己,于是小心翼翼地拉着钟天,主动去拜访他的儿女们。

    “小雷,你见了爷爷,为什么不叫我“钟天到了隔壁的儿媳房间,笑嘻嘻地拍了拍钟小雷的脑袋。虎头虎脑的钟小雷把头一扭,很不情愿地喊了一声爷爷。儿媳徐芳本来是坐在床上看电视,见了钟天,站起来,声音很低地喊了一声,然后转向包巧玲,不知道应该如何称呼,很不自然地笑了笑,算是应酬过了。包巧玲拼命夸钟小雷长得结实,说他长得像他父亲小时候一样漂亮。钟天问起儿子钟夏怎么还不见踪影,徐芳说他可能有什么事,要迟些才能来。钟天怔了一下,无话可说,搭讪着又去别的房间。

    钟天已经习惯了子女们的冷淡。但是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他希望大家再不要让他和包巧玲难堪。晚年的钟天一直是一个人生活,孩子们都大了,各人有各人的天地。

    自从他的妻子冷悠湄死了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钟天的生活十分检点,他希望能用实际行动,改善和子女们之间不和谐的关系。多少年来,他努力改变自己以往不太良好的形象。他知道在过去的岁月中,自己接二连三的桃色事件,给本该十分幸福的家庭,带来了非常严重的伤害。他希望孩子们会谅解他,不计前嫌,因为他无论犯了什么错误,毕竟还是他们的亲生父亲。和母亲冷悠湄相比,作为父亲的钟天其实要比她称职得多。

    他很努力地为子女的前途操着心,忙这忙那,为了让大儿子参军,为了大女儿上大学,为了小女儿的工作调动,他动用了一切可以借助的人际关系。但是,子女和他的关系,不但没有任何改变,而且随着时间变化,变得越来越冷漠。他越是迁就他们,他们越是不把他放在心上。钟天住在一套很大的房子里,四个小孩的翅膀都硬了,一个接一个搬了出去,只要一出去,就绝对再也没有回来的。无论他怎么努力,钟天很悲哀地发现,自己实际上已经被子女所抛弃。

    离休以后的钟天开始感到真正的寂寞。偌大的房子里,除了他,就是一个来自河南的小保姆。他突然发现所谓养老,只是百无聊赖等死的代名词。各式各样的毛病开始出现在他的身上,他的胃口出现了问题,晚上睡觉失眠.白天却老是打瞌睡。有一年,两个女儿约好回家过年,吃完了年夜饭。两人很严肃地和父亲谈话,一致认为他和小保姆过日子,不太合适,最好的办法,是换一个年纪大一些的老太太。渴望得到女儿关怀的钟天,好不容易将她们盼回家,没想到会得到这么一番教训,他叹着气说,你们的意思,是怕我老不正经?我都这么一把年纪了,还能干什么坏事。大女儿钟春笑着说,干坏事的老头要多少有多少,我们这么提醒你,也是为了你好。钟天恼羞成怒,说,这哪是女儿和父亲谈话,这是文化大革命中,造反派审讯老干部。小女儿钟秋冷笑说,别以为造反派都是错的,我们是怕你再犯错误。

    从那以后,钟天就开始想到再婚。他觉得这是让自己重新振作起来最好的药方。一段时间里,他甚至不顾闹笑话,打算让子女们索性丢丢脸,就娶个小保姆拉倒。子女们的做法已经让他感到太失望,他不妨也让他们彻底地失望一回。然而他的这些想法,除了受到大家的讥笑之外,并没有任何意义。当意识到子女们事实上并不在乎他怎么做的时候,钟天放弃了自己的荒唐想法,他决定另辟蹊径,采取别的办法来把握命运。他清醒地知道,娶一个年轻的小保姆,首先是自己的身体会吃不消,另外,毕竟是一桩太丢脸的事情,因为真这么做了,他每周四去老干部活动中心打扑克,便将成为所有老年人的当面取笑的对象。这样的事情,在他所熟悉的老家伙中已经发生过,钟天没有勇气重蹈覆辙。没人会相信钟天再婚的真实动机是寂寞,既然连他的子女都觉得他老不正经,他和别人再解释也不会有什么用。

    钟天很果断地辞退了河南籍的小保姆。一切发生得都很突然,晚上看电视的时候,他对小保姆说,自己经过慎重的考虑,决定换一个年纪更大些的老太太“你的年纪太轻了,等到你日后结婚生小孩,正好是我需要有人照顾的时候,到那时候,我再临时找人,怕是已经来不及了。“他给了小保姆一个措手不及,让她永远都不明白自己究竟是犯了什么错误。小保姆一离开,钟天便以没人照顾吃饭为借口,公开在报纸上登广告征婚,甚至很冒昧地去了老年婚姻介绍所。他是一个干起什么事来,不计较后果的人,既然有了再婚的念头,他就干脆闹得满城风雨。他给正在拍电视剧的女儿钟秋挂长途电话,问她那里有没有年龄合适的女演员,又向大儿子钟夏询问,他刚刚死了老丈人的岳母,有没有再嫁的意思。

    钟天的所作所为,把大家都弄糊涂了。因为他一味荒唐,毫无禁忌,大家反而拿他没任何办法。世界上最厉害的人,往往是那些不要脸面的人。子女们集体合在一起私下商量,都觉得老头子这是得了花痴,内分泌失调,想女人想疯了,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让他赶快结婚,迅速平衡他体内的荷尔蒙。于是大家分头行动,到处托人,替他物色合适的人选。报纸上有报道说,省城的色情场所,正在悄悄增多,子女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已经失去控制的钟天,弄不好会跌进卖淫女的圈套。令大家百思不得其解,是钟天对女儿或者儿子推荐的女人,一概都统统打回票,他总是想出种种莫名其妙的理由,谢绝别人的好意。一方面,他再婚的愿望迫不及待,好像再找不到女人就活不下去,另一方面,他又横挑鼻子竖挑眼,马不停蹄地和各式各样的女人会面,无一例外都是光打雷不下雨,光开花不结果。

    一直到包巧玲这个人,被提到议事日程上,钟家的四个孩子才突然明白,老头子原来玩的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把戏,心里其实早就有一本账。他费尽心计绕了那么一个大圈子,只不过是怕子女不能接受他的老姘头包巧玲。生姜毕竟是老的辣,钟天知道要让包巧玲走进自己的生活,不用点心计绝对不行。尽管在过去的岁月中,他不止有过一次艳遇,但是轰轰烈烈的,也只有这一桩。他知道把包巧玲带回家不是件容易的事,钟家的人一提到包巧玲就咬牙切齿,钟天的母亲在世时,曾无数遍地向子女灌输过这种仇恨,她告诉他们,这个女人是白骨精,她不仅毁了他们父亲的前途,而且毁了他的家庭,她让他们的母亲,永远也不肯原谅他们的父亲。

    谁也不知道钟天怎么又和包巧玲重新联系上的,大家对破镜重圆的故事并不感兴趣。

    由于在事先极力赞成父亲的再婚,子女们似乎还真找不出什么恰当的理由,阻挠钟天和包巧玲结合。时过境迁,在感情上,大家都觉得不应该接受包巧玲作为他们的继母,然而在理智上,他们又不得不承认这也许是个不错的结局。事实上,钟天现在已经成为大家的包袱,作为儿女,他们自己不能照顾他,就没有理由反对由别人来照顾。用钟天自己的话来说,他的年龄越来越大,已经没有什么可利用的价值。既然不会被别人所利用,也就无所谓会失去什么。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当年,包巧玲刚和他发生联系的时候,正是钟天官场最得意的年代,那时候的钟天年富力强,前途无量,差一点就可以调到北京去,是包巧玲的介入,影响了钟天在仕途上的进一步发展,这两个人之间的不正当关系,在关键时候,成了钟天晋级的巨大障碍。在以后的很多年里,钟天屡遭挫折,一直在原地踏步,他本来完全可以成为一个称职的干部,成为一个孩子们的模范父亲,然而一失足,加上官场的不得意,家庭的不肯原谅,他便干脆破罐子破摔,一而再再而三,源源不断地闹出风流的笑话。现在,钟天已经老了,折腾不出什么事情来。

    隆重的婚礼让钟天和包巧玲感到很不适应。有一台摄像机始终跟着他们,害得新郎和新娘像是被押着的俘虏似的,老觉得有枪正逼着他们。这又是钟秋的精心安排的一步棋,因为她知道,很多人在摄像机的追踪下,会变得非常不自然,而钟秋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包巧玲虽然是演员出身,但是她的镜头感很差,在摄像机镜头前,她的表现除了十分做作之外,要比普通人更差。负责摄像的小李,很好地完成了钟秋的意图,由于电池不足,很多时间里其实根本就不是实拍,他不过是扛着摄像机做做样子,仅仅是做样子也足够了。作为摄像,小李已经习惯于扛着摄像机走来走去,这种感觉仿佛是举着一台冲锋枪,看到什么都可以扫射,这显得很过瘾。

    在宴会上,多少有些感到忍无可忍的钟天,举着酒杯,自嘲地说:“今天大家既然想看着我们老头子老太婆出洋相,我们也就出出洋相,索性给大家乐一乐。”

    来宾纷纷鼓掌,但是到场的钟天的两个女儿,却不约而同地都没鼓掌。她们不动声色地看着钟天,看他后面还有什么话说。钟天望了女儿一眼,向来宾表示感谢,对水边山庄的老总马德丽表示感谢,在此之前,马德丽已经说过一番热情洋溢的祝贺辞。钟天的话不多,说到最后,也向到场的两个女儿表示谢意,他不无遗憾地说,今天这样的场合,自己的两个儿子要是也能来,就更好了。他告诉大家,小儿子钟冬去了香港,大儿子钟夏本来说好要来的,可是临时遇到了什么事,抽不开身,至于有什么事,他这做父亲的不得而知。他说他实在没什么话要说,但是在今天这样的场合,不说几句,也不行,所以借此机会随便说几句,希望大家能吃好喝好。

    钟秋的姐姐钟春是一家合资公司的老总,她和钟秋坐在一起,脸上屡屡露出一种不耐烦的神色。钟春是家里的长女,比钟秋更心直口快。和钟秋一样,对于今天的婚礼,她也充满了一种恶作剧的念头,忍不住就想捉弄一下自己的父亲。钟天站起来祝酒时,她把头移向钟秋,在她的耳朵边很刻薄地说:“我真不明白,爸爸干嘛非要喜欢她,弄到临了,还是和这么个老姘头搞到了一起去。你说妈要是在地底下知道了,会怎么想,她非气活过来不可。”

    钟秋说:“妈才不会在乎呢。”

    钟春说:“怎么会不在乎,他们毕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