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谷粒网 www.guli.la,61×57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林静惠是一个平凡的女子。她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长大,父亲是公务员,母亲是老师。家在台南,她一直到大学才离家。她和妹妹静雯从小得到父母的宠爱,物质和精神的需求从未缺乏。父母对她们的要求不多,好好念书就好。她的确好好念书,只是成绩并不出色,小学起在班上的排名就在中等,一直到大学。家里花了很多钱让她补习,但没什么起色。大学毕业后,她申请了几次美国研究所都没有上。做了四年事,才申请到德州一所大学。硕士毕业时,爸妈特别从台湾赶来参加她的毕业典礼。从台北到她学校,折腾了24小时。6月的德州艳阳下,两个穿着太厚、太多、太正式的老人家坐在后排,努力撑头看着舞台。当系主任吃力地念出"chinhueilin",她低着头上台,她爸爸在远处帮她拍了一张快照,洗出来的静惠只有小小的一点。那晚,爸妈在中国餐厅为她庆功。爸爸替她夹起一块肥鱼,然后拍拍她的肩膀说:"学业完成,可以找个对象了。"

    这隐隐触到静惠的痛处,她感觉鱼骨卡在喉间,吞不下也吐不出来。静惠是个可爱的女孩,稍微打扮,甚至有人会说她漂亮。从小到大,她给人的感觉是很听话,而在她成长的年代,听话的基本要求是感情空白。高中时,当同学们已经开始恋爱和堕胎,她对男孩子正眼都不敢看。每晚补完习就回家,周末也很少出去玩。邻居们都说:"你们家静惠真乖,你这个妈好福气!""静惠这么漂亮,却不贪玩,你们教得真好!"林妈妈总是堆满笑容、客气地说:"哪里,哪里"心里却无比得意。

    只不过这个曾经令父母骄傲的优点,随着静惠长大,慢慢变成担心的来源。特别是当林伯伯发过一次心脏病后,开始关心静惠的终身大事。

    "静惠大学都毕业了,有没有交过男朋友?"林伯伯问。

    "不知道,从没听她提过。"林妈妈说,"你姐姐有没有男朋友?"

    "姐姐从来没交过男朋友,"静雯嚼着口香糖说,"我怀疑她是同性恋!""你胡说什么?"

    "真的啊,我看到她在看女明星的写真集!"

    爸妈虽然不会把这样的说法当真,但难免有些疑虑。静惠毕业后第二年,林妈妈的好友陈阿姨的大儿子硕士毕业。两个妈妈煞费苦心,特别上台北,暗中安排四个人港式饮茶。静惠走到餐厅,看到有陌生人在,很得体地握手寒暄,整个饭局中笑容满盈,像桌上烧卖里满出的虾仁。陈阿姨的儿子一表人才,聪明体贴,拿到学位后立刻在台北一家跨国电脑公司工作,是一般女孩都会心仪的对象。他帮静惠夹菜,有礼貌地把筷子转过来。静惠替他加茶,他不停地喝。两个妈妈吃得不多,离开餐厅时却最开心。

    "最近有没有跟陈阿姨的儿子联络?"一个月后静惠回台南,帮妈妈洗菜,林妈妈一边刷锅子一边问。

    "我们去看了一场电影。"

    "玩得还愉快吗?"

    "还不错。"

    "陈阿姨说他儿子后来约你,你都没去。"

    "最近比较忙一点。"

    这样的对话反复了几次,静惠每次都用忙着工作、忙着准备托福应付过去。她的态度很好,丝毫不会不耐烦或责怪她妈多事。但久了之后,林母也觉得自讨没趣。有时她希望静惠耍个脾气,她就可以借机骂她两句。但静惠不会。她总是和颜悦色、彬彬有礼,你不知道怎么跟她生气。

    没有人会生静惠的气,她好像从小到大也没生过气。她在学校人缘很好。下课时同学围在阳台上谈笑,她不会是中间耍宝的那个,但永远会在旁边拍手附和。初中时,因为她人缘好,同学选她当风纪股长,结果班上秩序比赛连续几周最后一名。有一次同学逃课,事先来请她"护航"。她一句话不问,只说:"出去一切小心。"

    "什么?"同学问。

    "出去一切小心。"

    后来被老师发现,她说是自己请那个同学出去帮她买东西。她站在教室中央,老师拿着点名簿,在全班面前骂她假公济私,讲得她流下泪来。她立刻被解职,记了一个警告。第二天那个同学问她:

    "昨天老师没点名吧?"

    "没有啊。"

    后来那个同学才知道静惠为她顶罪,她们变成了好朋友。

    到了大学,同学间的交情比较淡,但她还是大家喜欢的对象。倘若有人问:"你觉得林静惠这个人怎么样?""她人很好。""她很客气。""她很有气质。"倘若你想问她最好的朋友对她的感觉,你会发现,她没有最好的朋友,或是说,她是每个人最好的朋友。

    她是每个人最好的朋友,所以她周末只能待在家里。静惠给人的感觉是:她是个好人,好得有点距离,好得十分无趣。她像红十字会,默默行善,灾难时特别耀眼,但平常时你不会想到她。她不是一个令人兴奋、令人向往的人。

    她当然也不至于与世隔绝。为了将来申请国外的研究所,她在大三时参加了一些社团活动,跟着慈幼社去育幼院带小朋友玩。因为她长得可爱,孩子缘特别好。在孩子面前,她摆脱了成人世界的疏离。玩捉迷藏,被抓到时总是夸张地大叫大笑,跪地求饶,起初她还会用手遮嘴,后来就自由地叫出来。有时甚至像个小女生,躺在地上,双手握拳在眼前转动,像在哭闹和擦泪,双腿猛踢天空,奋力抱不平。

    当时育幼院有个孩子叫阿金,被老师和其他孩子冷落。阿金个性孤僻,不喜欢吃饭,也不参加任何活动。老师跟他讲话,他故意侧过头去。老师逼他吃饭,他就跑到房间躲起来。育幼院的老师都放弃了阿金,但静惠却注意到他。连续半年,每个星期三,她都做一份意大利面给阿金。连续半年,那份意大利面原封不动地被丢到垃圾桶。直到有一回她改变口味,带来蚵仔面线,阿金才开始吃。她暗中观察阿金,想了解他喜欢什么。同龄孩子喜欢的gameboy、圆牌、机器人、遥控汽车,他完全没有兴趣。他唯一喜欢的,是收集帽子。他总是坐在角落,戴着棒球帽,把帽檐压低,对着帽子内缘吹气。于是静惠开始买帽子送他。她知道他不会收,所以不直接交给他,偷偷放在他床中央,像白床单上开出的一朵花。起先阿金不知道是谁送的,不敢戴,统统放在床头,一顶一顶排好。慢慢他知道是静惠放的,就开始戴了。有一回,静惠买了两顶相同的帽子,红色的,一顶戴在头上,一顶放在阿金床前。当静惠带着别的孩子在院子玩时,阿金走出来。

    "看,阿金和林姐姐戴一样的帽子!"

    静惠指着自己帽子上nike的标志,再指他帽上同样的标志。

    阿金第一次笑了。

    静惠一直和阿金保持联络,甚至她毕业后开始上班,每个周末还是去看阿金。阿金上小学那天,心情很紧张。早上六点就醒来,八点还不愿出门。静惠请假带他去学校。她牵着他,替他系好鞋带,检查他口袋里的面纸,顺便塞进了一张一百元。他走进教室之前,她叫住他。

    "我帮你把水壶的带子调一下。"

    他的背带太长,水壶拖到地上。她蹲下来,调整带子的长度。带子卡在铁环上,半天解不开。她张开嘴,用牙齿去咬。她呲牙咧嘴的表情把阿金逗笑,纾解了他原本的紧张。

    "好了,这样的长度刚好。"

    "你下课时会来接我吗?"

    "我会一直站在这里,你若不喜欢我就带你回家。"

    那是一个母亲的责任。那年静惠24岁,一名24岁的母亲。

    她是母亲,却不曾有过恋情。她长得可爱,爱情却没有来。追她的人不少,没有一个能走近。她喜欢的人是谁,没有人知情。对追她的男生,她会接电话,回email,让他们把她放在icq的名单中。但当别人一旦开始约她,她就以一种有礼而疏远的方式逃避,"谢谢你的邀请,我可不可以看看我的时间表再给你电话?""不好意思,礼拜五公司有会,下次有机会再聚吧。""真对不起,最近家里比较忙,过一阵子我再打电话给你。"

    她的拒绝有礼而得体,却令人不寒而栗。

    大家所知道静惠唯一的故事,是她做事的第四年,认识了从美国回来的黄明正。黄明正在台湾土生土长,去美国拿到电脑博士后就留在那边创业,一做十年,在硅谷小有名气。那年他回台北,创立台湾分公司。他比静惠大十岁,诚恳、稳重,有文化素养和经济基础。他追求静惠时,静惠也以同样的礼仪疏远他。但他不泄气,电话从不停。他用在硅谷创业那股冲劲和毅力,把静惠当作一个事业来努力,把第一次约会当作ipo在追寻。他打电话、送花,在公司楼下等她,早上送豆浆,晚上报明日的气象。他被拒绝时很潇洒,第二天照样来电话。一个星期六晚上,静惠去看电影,片尾字幕完全打完,灯亮,她站起来,看到戏院里另一个还没走的人,竟是黄明正。她本来想偷偷溜走,但黄明正看到了她。

    "静惠!"

    "嗨"

    两人自然地一起走出戏院,谈着刚才看过的电影。

    "想不想去吃点东西?"

    "谢谢,时候不早,不用了。"

    "那我送你回去?"

    "谢谢你,我自己叫车,很方便的。"

    "没关系,我开车,顺路啊。"

    "真的不用了,谢谢。"

    黄明正很有风度地点点头,站在路口陪她等车。车在路边停下,黄明正替她开车门,她坐进去,他关门。她举起右手再见,他微笑挥手。车开动,她转过头挥手,隔着后车窗看到黄明正拿出pda,记下车子的车牌号码

    她叫车停下。

    她和黄明正在一起时很快乐,像爱书人读到一本好书、好厨师吃到美食。明正和她不同,他建中台大美利坚,从小到大名字都排在前面。到了三十几岁,在电脑界闯出一番事业,却还很知识分子,喜欢读书、听古典音乐、看欧洲电影、研究军事史。他回台湾只是暂住,行李箱中却带了一套12册的明史。

    "我考上大学那年,我爸花了两万块买了一套鼎文书局的二十五史给我。两万块!那时候不算小钱。一百多本,还得特别买一个书架来放。我当时就立志,一定要把它读完。这么多年了,老实说,我到现在还没看完。"

    "你工作这么忙,哪有时间看?"

    "当然有,这几本书,不知道陪我进过多少地方的厕所。"

    "你上厕所看历史?"

    "整部宋史,我都是在学校实验室的厕所里看完的。"

    "你真厉害,我上厕所看时报周刊,你看宋史。"

    "不过后来我便秘,不知道是不是跟哪本宋史有关?"

    "因为文言文读起来不通顺?"

    "不,是看到宋朝没有出息,心痛啊!"

    他看宋史,她看时报周刊。他在旧金山住了十年,跑遍世界大城,静惠二十几年都在台湾,到过最远的国家是日本。她和他在一起,有一种上学的感觉。她认真学习,努力表现。明正是好老师,没有高高在上的权威,永远懂得分享和鼓励。有时候,静惠在工作上不顺利,会过度责怪自己。

    "我放一首歌给你听。"

    他在书架上找出一张cd,"以前,我也和你一样,什么事都要求完美,要100分,要120分,高中就想做大学的事,大学就想做社会上的事,赶啊,赶啊,每天都觉得来不及,我那时的女朋友放了这首歌给我听"

    那是billyjoel的vienna,干净的钢琴伴奏,年轻的歌声:

    slowdownyou'redoingfine

    youcan'tbeeverythingyouwanttobebeforeyourtime

    althoughit'ssoromanticonthe波rderlinetonight

    toobadbutit'sthelifeyoulead

    you'resoaheadofyourselfthatyouforgotwhatyouneed

    thoughyoucanseewhenyou'rewrong

    youknowyoucan'talwaysseewhenyou'rerightyougotyour

    passion,yougotyourpride

    butdon'tyouknowthatonlyfoolsaresatisfied

    drea摸nbutdon'timaginethey'llallcometrue

    whenwillyourealize

    viennawaitsforyou

    "'vienna'是什么?"静惠问。

    "维也纳。"

    "维也纳跟这首歌有什么关系?"

    "我也不知道,我问了好多人,没有人知道。"

    "他说维也纳永远会等着你?"

    "我想,维也纳可能代表着每个人心中的一个理想。只要你有心,只要你还在努力,你的理想就永远会等着你。"

    其实当时,静惠心里想的并不是维也纳代表什么,而是明正那句"我那时的女朋友放了这首歌给我听"。明正谈过他的女朋友,在一起五年,分手时难得像戒烟。静惠从来没有多问,她从来没有五年的感情,她从来没有五天的感情,不知道要如何想像或诠释那种关系。她不去想,也不问明正其他的恋情。像明正这样的男人,应该有很多女人追吧。我不要知道,只要现在他和我在一起就好。然而当黄明正说"我那时的女朋友"如何如何时,她突然有一点酸楚,一点嫉妒。曾经也有人叫他"明正",那样关心他,做他的心灵伴侣。"宋朝虽然在政治上羸弱不振,但在文化工艺上的成就却很高!"那人也许会这样聪明地反驳。那人也许比她漂亮,有更好的学历,更好的工作,更有趣的个性。那人今天也许还在台北,明正也许和她还有联络。

    "你们还有联络吗?"

    明正转头看她,吃惊她问这样的问题。

    "没有了。当然没有了。"

    "你喜欢我什么?"

    "干吗突然问这些?"

    "告诉我,我想知道。"

    "我喜欢你的纯真很多方面,你还是一个高中生。"

    "我是高中生,那么那个女人应该是研究生啰!"

    "你不要这样,"明正笑笑,"我跟她已经没有联络了。"

    "她是不是比我漂亮?"

    "没有。"

    "她学历是不是比我好?"

    "我们不要讲她了好不好?"

    "你心里有鬼?"

    "她是我在柏克莱的同学。"

    "所以她学历比我好。她做什么工作?"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