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谷粒网 www.guli.la,没有玻璃的花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木木和吕武并没有看到那六个人如何从楼顶上跳下来。在那惊心动魄的一天里,我们看到了很多惊险,偏偏漏掉了这最壮观的一幕。过后的许多天,以及未来的许多年,人们都将眉飞色舞地议论着这件事。我们与大楼里的其他人一样,成了俯首帖耳的俘虏,排着队,在台阶上将手伸进脸盆里,沾上血一般的红颜料,然后被押往操场。很显然木木是太小了一些,混迹其中十分扎眼,一个手持铁棍的家伙走到木木面前,拎着我的耳朵,将我拽到队伍外面,气乎乎地说:

    “毛孩子一个,走一边去!”

    木木的耳朵被拽得很疼,眼泪很自然地也流淌了下来。我并不想就此和吕武分开,在七爷家,吕武常常欺负木木,现在,木木却视他为自己的亲哥哥,一步也不愿意离开他。木木很倔强地又跑回队伍,又一次和吕武站在一起。快到操场的时候,有人认出了吕武,说这不是吕文的弟弟吗,你怎么也会受蒙骗,和该死屁派的人搅到一起去了。由于吕文在好派中大名鼎鼎,那人把吕武喊了出去,胡乱地问了几句,假模假样地训了一通,就把我们给放了。

    我们很轻易地就获得了自由,我跟在吕武后面,赶紧找地方将手上的红色颜料洗去。这是一个十分怪诞的结局。吕武心爱的日本军刀不明不白地没有了,从此再也没有下落。在此后的很多天里,吕武闷闷不乐地坐在角落里,什么人也不愿意搭理。好派取得了全面的胜利,立刻乘胜追击,失败的屁派被定性为反动组织,一位早就隔离审查的省委副书记被认定是这个反动组织的黑后台。大规模的武斗改变了文化大革命的方向,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开始被分化瓦解,一部分人感到了沮丧,看不到前途和出路,另一部分人兴高采烈,斗志昂扬。“文革”初期被打倒的牛鬼蛇神,譬如木木的父亲李道始,譬如当过伪警察的历史反革命陈鸿儒,此时已从被革命的对象,悄悄过渡成了看客。虽然很多人还被关在牛棚里,但是与一开始的暴风骤雨相比,他们的日子好过多了。

    自从武斗结束以后,很少再见到吕武趾高气扬的模样,他变得有些忧郁,即使在别人眼里,他后来变得很成功,娶了一位标致的美国姑娘做老婆,成了有钱的大老板,钱多得别人已经无法想象,他的表情里仍然还有几分沉重,仍然还有几分忧郁。很快,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了。那些在运动中冲冲杀杀的年轻人,此时不管是好派屁派,统统都送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多少年以后,知识青年浩浩荡荡的上山下乡,它的意义遭到了质疑,然而在当时,几乎没什么人会想到它的不好。吕武的哥哥吕文兴冲冲去了遥远的云南,吕武自己却去了相对近一些的安徽。知青上山下乡掀起了一股热潮,人们在轰轰烈烈的热闹中,似乎还来不及去想它的严重后果。与许多知青狂躁的兴奋相比,吕武自始至终对这一活动都很冷漠。

    上山下乡对年轻人最大的诱惑,是突然展现了一个全新的机会,它可以让年轻人独立,让年轻人挣脱父母的束缚。然而吕武不愿意离开这座城市,不愿意离开戏校大院,或者干脆说,他不愿意离开张小燕。即使吕武自己也说不清,他究竟是为了爱张小燕而不愿意下乡,还是不愿意下乡而爱上了张小燕。这两件事互为因果,因为不愿意离开张小燕,吕武对突如其来的上山下乡运动充满怨恨。因为不得不走了,吕武更加坚定不移地爱上了张小燕。那年头的爱情还有点古典色彩,在最后的日子里,吕武开始给张小燕写情书,一封接一封地写,从国际大好形势到国内最新动态,什么都写到了,惟一不敢涉及的字眼,就是直截了当的爱。

    那是个特殊的年代,男女之间的爱是个不太好的字眼。爱是有阶级性的,人们应该无条件地爱党,爱领袖,爱自己的阶级兄弟姐妹。扮演信使的木木偷看了吕武的每一封情书,那种信根本用不着封口,而且绝对不怕有第三个人过目。张小燕对吕武的情书爱答不理,她总是在第一时间里,匆匆把那信看完,然后笑着把信还给木木,告诉他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木木亲眼所见的第一次爱情,显得有些荒唐和茫然。那时候,张小燕自己正陷于对马延龄的疯狂爱情中不能自拔,与经验老到直奔主题的马延龄相比,情窦初开瞎绕圈子的吕武显得太幼稚。几乎所有的人都已经知道张小燕和马延龄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风言风语在戏校大院到处传播,张小燕早已声名狼藉,只有吕武一个人还在坚信她的清白。

    随着离城的日子一天天接近,吕武一天比一天更沮丧。最后,他终于给张小燕写了一封措辞十分低调的信,在这之前,连他也不明白自己在那么多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吕武很伤感地告诉张小燕,说他马上就要奔赴安徽农村,想到他现在差不多就是一个孤儿,因此希望她能去码头上为他送行。吕武的意思有些模棱两可,既好像是恳求张小燕,又好像只是通知张小燕。正是在这封信中,吕武第一次表达了对她的信任,说他根本就不相信那些到处流传的谣言。在信的结尾之处,吕武表达了自己最强烈的愿望,这就是希望有朝一日,张小燕也能去他所在的农村插队,他们将并肩战斗在广阔的天地里,在那里大有作为,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正式动身的前一天黄昏,由于张小燕还没有正式表态,吕武再也按捺不住,他带着木木,冒冒失失地跑到张小燕家,在离大门四五米远的地方,让木木放开嗓子喊张小燕出来。我的喊声惊动了张小燕的继父张继庆,这个五短身材胡子拉碴的男人从门口探出头来,很不友好地瞪了我们一眼。吕武有些不好意思,红着脸问张小燕在不在家,张继庆又瞪了他一眼,回过头去,说:

    “小燕,有人找你。”

    张小燕有些不太情愿地从门背后露出脑袋。她显然早就听见木木的喊声,也明白隐藏在我声音背后的确切含义。她只是故意要在吕武面前搭搭架子,不想被我们一喊就跑出来。她光彩照人地站在门口,既不招呼吕武进去,也不问我们为什么喊她。张小燕的母亲汤若冰从窗户里探出了半个头来,讨好地问吕武有没有吃过晚饭,并欢迎我们到屋子里去坐坐。

    吕武不愿意到屋子里去,直截了当地问张小燕:“我明天就走了,你来不来送我?”

    张小燕硬邦邦地说:“我干吗送你?”

    汤若冰在一旁插嘴:“小燕,怎么这么说话?”

    张小燕说:“我怎么说话,又不要你管。”

    吕武无话可说,只好又问了一句:“你到底来不来?”

    张小燕说:“不是说了嘛,我干吗要去送你?”

    因为有汤若冰和张继庆在一旁毫不掩饰地看着热闹,张小燕半真不假的样子,让吕武觉得非常尴尬。他扭头想走,张小燕追了过来,说你们既然来找我,为什么不把话说完。吕武带些赌气地说,说什么,你根本就不想让我说。张小燕说,那好,现在我让你说了,还有什么话,你快说呀。吕武说,我现在不想说了。张小燕于是就笑,吕武被她笑得有些来火,拉了我就走,我们真的走了,张小燕便追在后面。天正在黑下来,追了一会儿,张小燕不耐烦了,说:

    “喂,你们要去哪?”

    吕武说:“我也不知道去哪。”

    张小燕扑哧一声又笑了,吕武也笑。木木跟着一起笑,吕武回过头来,说你笑什么。他现在已觉得身边的木木有些多余,对他摆了摆手,想打发我走。张小燕说干吗要撵木木走,我就喜欢他和我们在一起,我就喜欢三个人在一起。吕武无话可说。接下来,我们在戏校大院里漫无目的地转着圈子,终于到了已经没有了玻璃的花房附近,张小燕突然心血来潮地说:

    “我们到花房里去,怎么样?”

    吕武说:“花房里黑!”

    张小燕说:“黑有什么关系。”

    花房里果然黑咕隆咚,什么也看不清,我们摸黑爬了进去,弄得一身灰。过了一会儿,习惯了黑暗以后,借着天窗里射进来的那点亮光,总算能看清一些周围的轮廓。外面的天正在不可阻挡地黑下来,很快黑暗控制了这个世界。好在花房里堆了许多木头,站在木头堆上,吕武和张小燕的个子高,可以很轻松地把脑袋伸到屋顶上,接下来的时间里,吕武突然发现他并没有什么话要说,张小燕也不真想听他说什么。他们在一种无言的状态中,仰望着刚刚升起的明月,花了很长的时间欣赏月亮。

    张小燕笑着说:“我们真傻,看月亮在哪不行,非要跑到这黑洞洞的地方来!”

    万里无云,月光如洗,月亮看上去很大,星星不知道都躲到哪去了。两个人在月色中挨得很近,张小燕身上有一股很好闻的味道,那是女孩子身上特有的芳香。吕武有些局促不安,心咚咚直跳,好像要从胸腔里蹦出来一样。张小燕平静如水,抬头看着明月,突然问吕武去了安徽以后,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又问他究竟在安徽的什么地方。她印象中的安徽,完全是一个虚拟和想象的省份,张小燕的母亲汤若冰是安徽人,被枪毙的亲生父亲也是安徽人,她自己却从没有去过安徽。吕武很认真地作着回答,不厌其烦,一遍遍地解释。木木已经完全被他们忘却了,这两个人心不在焉,一直在说,好像有多少话要说,又好像并没有多少话要说。他们想到什么说什么,你问我答,我问你答,磨蹭了很长很长时间。月亮不知不觉地从这头移到了那头,最后张小燕说,她肚子饿了,并问吕武饿不饿,因为刚刚匆匆忙忙地跑出来了,晚饭还没吃呢。

    第二天吕武去安徽,张小燕并没有去送他。他指望她会来,因此拒绝了别人送他的请求,结果一直到船开,吕武都在盼着她的出现。码头上很乱,到处都是堆着的行李,大大小小的木箱子,塞得鼓鼓囊囊的旅行包,各种颜色的网线袋里装着脸盆,装着热水瓶,装着席子和新买的铝锅。有人在若无其事地说笑,有人在抱头痛哭,还有人在大声地喊着,这显然是在找谁。就在前一天,有一位母亲哭着喊着,从码头上跳到江里去了。人们到现在仍然议论这事,虽然刚过了一天,关于这件事情的真相,已经说不清楚,有说是不小心掉到江里去的,有说是不想活自杀的。汽笛一阵阵长鸣,东一堆西一堆的人聚在一起,吕武在不相干的人堆中徒劳地走过来走过去,发现自己从来也没有这么孤苦伶仃过。他感到一种真正的失落,巨大的悲哀像江水一样滚滚而来,突然他的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如果自己跳到江里去,结局会怎么样呢,张小燕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直到将近三十年以后,吕武仍然为张小燕没有去送行耿耿于怀。这是一个不能原谅的错误,很长时间里,他都在等张小燕的道歉,寄希望她解释原因,说出这样或那样的理由,哪怕编造出一些根本不存在的小故事。轮船溯江而上,结伴而行的知青男男女女挤在一起,一首接一首地唱毛主席语录歌。大家都很兴奋,一个瘦瘦高高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家伙,在轰轰作响的机器声中,用深沉的男中音,引吭高歌林副主席为毛主席语录写的序,序很长,他一字一句唱着唱着,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吕武在这种热闹中,越发感到郁闷,他开始有些怨恨张小燕。刚做知青的那段日子里,这种怨恨像梅雨季节的潮湿空气一样围绕在身边,他一遍又一遍寻找着百思不解的答案。

    这以后,在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以后,吕武对女人的不合常理,终于有了一套自己的成熟看法。无论从哪个角度去想,张小燕都不应该不去送吕武,她似乎根本就没有理由失约,可是她就是没去。女人有时候根本就不需要理由,女人总是不按常理出牌。九十年代后期,吕武并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因为文化上的差异,和他的那位美国妻子分手离婚,恰恰相反,在独生子女已成为基本国策的前提下,这对中西合璧的恩爱夫妇,在已经有了一个儿子以后,又添了两个可爱的女儿。吕武现在是一个拿着美国护照的中国人,他们到处都有房产别墅,四海为家,想在哪儿过日子都行。他已经赚了太多的钱,可是仍然还想到国内来淘金。在美国,吕武曾是个很不错的新闻节目制作人,回到国内,原来他所擅长的那一套已经不适用,于是就投资拍电视肥皂剧,什么赚钱拍什么,看准了机会便大赚一把。吕武还投资办了“丹凤影视艺校”这是一个与戏校合办的项目,他从当年戏校的一名普通家属,摇身一变为拥有最大股东的董事长。

    所有认识吕武的人,都相信他有太多的故事,而故事中有许多精彩篇章,差不多都是从去农村当知青才开始的。吕武的母亲死得很早,吕校长一直没有续弦,吕校长死了以后,吕武事实上是靠七爷养着。由于七爷没有固定的收入,很长一段时间里,七爷、吕武,还有木木一起过日子,依靠的是木木的生活费。木木的生活费成了三个人的惟一生活来源。林苏菲再婚不久生了一个女儿,她换了个单位,调到广播电台工作。每到发工资的日子,七爷便迫不及待地去造反派那里领木木的生活费。这笔钱自然是从李道始的工资中扣除,除此之外,七爷还寻找各种借口,跑到林苏菲的电台去借钱。林苏菲当时也不宽裕,可是木木毕竟是她儿子,明知道七爷有勒索的意思,明知道借了不会归还,也只好硬着头皮借钱给他。

    吕武的成功与自己敢于冒险,敢于打架斗殴分不开,在当知青的短短几年里,他以极快的速度堕落,没多少时间就成为不可一世的人物。戏校大院的孩子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出过两名响当当的恶霸,前期是吕武,后期是马小双。吕武曾是许多男孩子心目中的英雄,虽然他的年龄在知青里,差不多算是最小的,但是很快就以自己的英勇骁战,称雄一方。有时候,恶名远扬也很让人羡慕。七十年代初期,吕武的名声如雷贯耳。木木刚上初中的时候,学校里有一个喜欢打架的魔头,听说木木住在戏校大院,便问他是否认识“驴子”“驴子”是吕武的绰号,因为吕和驴音接近,知道了木木和吕武的关系以后,这魔头当即表态,日后谁要是敢欺负木木,他绝不答应:

    “敢动驴子的人,真是他妈的找死!”

    吕武一度甚至是在为戏校所有的孩子壮胆,大院的孩子差不多都会狐假虎威,动不动就把“等驴子回来再收拾你”挂在嘴上。“驴子”的威名远扬,虽然远在他乡插队,可是一想到他随时随地就会回来,惹是生非者便不寒而栗。他的英雄事迹让许多孩子仰慕。1972年的秋天,回城已无亲可探的吕武在体育场和绰号叫蔡包子的打架,两人大战三百回合,从体育场这一端打到那一端,又从那一端打回来。上百号的人在一旁观战,最后两人终于打累了,头破血流气喘吁吁,于是握手相约,三天后继续老地方较量。三天以后,两人没有继续决斗,而是英雄惜英雄地成了好朋友。蔡包子后来被一个无名小卒背后捅了一刀,刀插在背上,拔不下来,捅刀子的人掉头就跑,蔡包子跟旁边经过的人要了件衣服,披在身上遮住了刀柄,然后步行去医院,在急诊室门口,蔡包子像树桩一样动弹不得,他很从容地站在那儿,突然倒了下来,从此就再也不曾爬起来过。

    因为恶名在外,吕武不止一次陷入被人追杀的困境。他闯的祸也太大了一些,到处惹事,到处树敌。有一次,去县城看电影,知青与当地的地痞流氓发生了冲突,吕武上前不由分说,手到脚到,转眼之间,便把对手从电影院高高的台阶上踢下去,当场跌断两根肋骨。后来才知道,断了两根肋骨的这个人,是县革委会主任的小舅子。在打架斗殴中,吕武差不多永远占上风,那次大规模的武斗已给他留下太深的印象,吕武从中得到的经验教训就是,要打就要打赢,要打就要心狠手辣,宁愿在战场上可耻地逃走,也绝不缴械投降。打架必须动脑子才行,吕武成了真正的高手,不只是能打,出手狠,出手快,而且还擅长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迅速撤离。吕武从来没有参加过长跑比赛,他知道自己如果有机会,一定会在比赛中,拿个很不错的名次。

    吕武没有死在农民的钉耙之下,完全是因为他像兔子一样能跑。他不止一次陷入寡不敌众的境地,每次都能化险为夷。知青常常要和当地的农民发生冲突,在这类冲突中,知青未必老是占着上风。有家有小的农民通常都要让三分,但是真把老实巴交的农民兄弟逼急了,操起农具群起攻之,也绝不是闹着玩的事情。愤怒的农民曾经将吕武他们住的房子夷成了废墟,因为吕武一伙,在当地差不多已是一群作恶多端的活土匪,他们不仅见谁打谁,而且偷鸡摸狗,无恶不作,有一次甚至为了招待几位来访的女知青,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当着主人的面,将农民的一只才养了两个月的小猪宰了吃。

    一段时期内,吕武同时遭到来自两方面的围剿,地区专门发了红头文件,要求巩固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彻底根除三害,这三害分别是赌博、偷窃和为非作歹的“驴子”把吕武写在红头文件中,并与赌博、偷窃并列三害之中,是后来吕武忍不住就要吹嘘的一件事。如果不是躲避及时,吕武很可能被当地公安机关捉去劳教,而来自另一方面的威胁,则是他的对手一再公开扬言,要不惜一切代价取他的性命。常常有形迹可疑的人,来吕武所住的那村子瞎逛,有一天,一胖一瘦两个男人,拎着磨得雪亮的镰刀,在天亮时冲进吕武他们的房子。凶手对吕武的情况显然是熟悉的,他们直扑吕武的房间,隔着又黑又脏的蚊帐就是一阵猛砍。如果那天吕武在自己的床上睡觉的话,他必死无疑,恰巧他半夜里偷偷溜出去和吴玉花约会。吴玉花是邻村的姑娘,是那一带公认的美人,正准备嫁给公社书记家去做儿媳妇,临出嫁前,她觉得有些心里话要对吕武说,便安排了这次约会。事实是,真见了吕武,情迷心窍的吴玉花既没有让吕武做什么出格的事情,也没说什么心里话,然而,恰恰是这次没有实质内容的约会,救了吕武的一条小命。

    结果两名凶手将住在另一个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