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谷粒网 www.guli.la,玫瑰的岁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黄效愚与藏丽花的婚礼是一九八二年,那一年,黄效愚二十五岁,藏丽花三十三岁。女方比男方大了八岁,这在当时很出格。婚礼也没几个人,馆子里吃一顿,那年头没包厢,大堂的角落事先订好席位,就一桌人。

    我和朱亮算作男方代表,都是黄效愚的中学同学。我跟黄效愚的私交尤其铁,曾是非常好的哥们。黄效愚突然决定要结婚,骑自行车来通知,匆匆告诉具体的日子。当时我还在大学读书,是大四,眼见就要毕业,正百无聊赖,成天胡乱写小说,听了他的话,非常吃惊。

    我说:“你不会开玩笑吧?”

    黄效愚一向认真,很严肃地说:“这事,怎么会开玩笑!”

    “我真觉得像开玩笑,怎么说结婚就结婚了,”我知道他不是个喜欢开玩笑的人,还是忍不住要问“你们真准备结婚了?”

    黄效愚不说话,看了我一眼,似乎有些不高兴。

    我继续玩笑,说:“这事有些离谱。”

    黄效愚不说话,低着头。

    我说:“你不觉得她年龄太大了一点?”

    黄效愚仍然低头,不准备讨论这话题。

    虽然也风闻一点消息,我从来没想过,他们会真的结婚。作为老同学,作为曾经的铁哥们,我知道黄效愚不是很有主见。他肯定是中了邪,不得不听命于藏丽花,肯定是落入了圈套,只能乖乖地听她使唤。我和黄效愚从小学就在一起,他这人不但没主见,还经常会在关键时刻,脑袋瓜不好使。

    我说:“好吧,这事也不便多说,既然已决定,也烦不了,你把具体日子告诉我。”

    黄效愚说:“不是已经说了吗?”

    我笑着说:“最好再说一遍,我真没记住。”

    地点是在当时有些名气的四川酒家,我把朱亮也叫去了,黄效愚并没打算喊朱亮,在他心目中,既然我俩关系最铁,有我做代表就行,朱亮去不去无所谓。倒是朱亮很把这事当真,听说黄效愚要跟一位大八岁的女人结婚,满脑子好奇,打破砂锅问到底,一路追问,非要我把知道的事都说出来。

    我说:“你别问我,我知道的也不多。”

    朱亮说:“起码你知道那女的大八岁,妈的,大八岁,这还得了,再大几岁,都可以做他妈了!”

    朱亮的话并不过分,在当时,虽然开始改革开放,满大街邓丽君的歌,流行喇叭裤和留长发,可是从“文革”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毕竟还没开过眼,没见过多少稀奇古怪,女人大男人小,岁数相差那么多,确实不可思议。

    婚宴在中午进行,新郎新娘,加上我和朱亮,藏丽花的外公邵老先生,她的两位同事,她家的保姆,还有一个不认识的人。也没多少婚宴气氛,黄效愚新做了一身西服,这是我第一次看他穿,以后再没见过,不仅颜色不对,而且不合身,怎么看都别扭。藏丽花是件红衣服,颜色有些鲜艳,依旧是大大咧咧,别人没话说,结果从头到尾,为了不冷场,基本上都她一个人在说笑。

    印象深的是婚宴快结束,大厨过来敬酒。此前已来过一次,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胖胖的,剃着光头,红光满面。这一次来,带着他的一个徒弟,先问菜做得怎么样,是不是还说得过去。大厨是重庆人,在南京待了大半辈子,他的口音仍然听不太明白。藏丽花的外公是湖南人,显然与大厨熟悉,他们说着各自的家乡话,不时发出爽朗笑声。邵老先生一个劲夸手艺好,说很久没吃到这么正宗的川菜。

    后来我才知道大厨是位高人,早在民国时期,已大名鼎鼎,为许多党国要员做过拿手菜。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南京的各个角落,不经意地就会遇到一些遗老遗少,那天的大厨便是个最好例子。敬完酒,大厨吩咐徒弟去取文房四宝,笑着对邵老先生说:

    “老先生还中意这几样菜,我也算是踏实了。俗话说,择日不如撞日,今天你既然来了,我怕是不能轻易放过,怎么也得让你给我写几个字。”

    说话间,文房四宝已取来,除了求字,大厨说他还写了几首不像样的诗,也希望老先生提意见。邵老先生先看那诗,很认真地看了一会,不说话。大厨被他的严肃弄得有些紧张,很扭捏地笑着,看了看周围的人,连声说出丑,说自己一个粗人,偷偷写着玩玩,完全是瞎闹,让老先生见笑了。

    邵老先生将诗稿递给黄效愚,叹气说:“这诗的好坏,你们怕是看不懂,不过,这字写得是真不赖,你看是不是。”

    黄效愚接过诗稿,很认真地看。藏丽花也把脑袋伸过去,只扫了一眼,笑着说诗好坏她也不太懂,不过一看这字,就知道是学的米芾。

    大厨听了很兴奋,笑着说:

    “大小姐好厉害,好眼力,我学的正是米芾,可是一点都不像。”

    藏丽花很随意地又说了一句:

    “一个馆子里的大厨,能把字写这么好,很不错了。”

    藏丽花还以为自己是在夸人家,厨师的脸上立刻有些挂不住。邵老先生连忙打圆场,说三百六十行,行行都会出状元,大厨和大厨,区别也太大了。大厨脸上仍然有些难堪,很勉强地笑,嘴上敷衍着,说老先生说得对说得好,心里依旧不痛快。邵老先生无话可说,便说把你的那本册页拿给我看看,先看看别人都说了些什么。他的意思是说已准备题字了,大厨很高兴,吩咐徒弟赶紧磨墨。

    邵老先生说:“不着急不着急,让他们年轻人开开眼,先看看你的册页。”

    大厨的那本册页今天要是拿出去拍卖,一定能值很多钱。先说这上面的名人字,不是达官,就是贵人,都是民国时期的大好佬。因为这次婚礼,我总算有机会第一次亲眼目睹于右任的真迹。目睹到吴稚晖的手书,与他们常见的字体不一样,于右任的不是草书,吴稚晖的不是篆书,从收藏的角度看,这样或许更有价值。还有知名文人和书家的字,我记得有胡小石的字,有高二适的字,最难忘的是徐悲鸿题词,虽然时间隔得很久,内容我还能记得:

    一怒定天下

    千秋争是非

    “好一个‘天下’,好一个‘是非’!”邵老先生对那幅字看了半天,很是赞赏,笑着说“我的字不能和他们放在一起,还是写在纸上吧。”

    大厨说:“老先生不要客气,今天把这个宝贝拿出来,充分说明了我对你老先生的敬仰,说明了老先生在我心目中的重要位置。不瞒你说,早就预留了位置,就等着这一天,不相信的话,老先生看这后面的几页,还空着呢。”

    大厨的徒弟开始磨墨,藏丽花瞥了一眼,对一旁的黄效愚说:

    “喂,别傻坐那,这事还是你来做合适,你去磨墨。”

    黄效愚立刻站起来,看了我和朱亮一眼,屁颠颠去磨墨了。不一会墨磨好,旁边一张桌子也腾空,铺上了毛毡,等着邵老先生去题字。我们众目睽睽地看着,到这时候,邵老先生再也推托不了,叹气说自己老了,手腕上已没力,眼睛更是花得厉害,说恭敬不如从命,只怕是写了字,糟蹋了这本珍贵册页。

    邵老先生写了什么内容,已记不清楚,能记住的只是他很不满意,不住地唉声叹气。大厨在一旁十分客套地叫着好,我和朱亮因为不懂书法,也说不清楚那字到底怎么样,只能傻乎乎地看热闹。藏丽花和黄效愚很认真地打量着邵老先生的字,不发表任何意见。

    “丽花,你也来写两个字吧,”邵老先生忽然想到应该让外孙女露一手“你的字,现在比爷爷都好,这里反正有纸,你来写。”

    藏丽花不表态,大厨看了她一眼,有些客套地让她写字,似乎还不太相信她真能写。

    邵老先生说:“对了,忘了说了,今天是我外孙女的大喜日子,我来介绍一下,这个是外孙女婿,他们两个,都还能写上两笔。”

    黄效愚一个劲摇手,说:“我不行,我写不好。”

    藏丽花很爽快,说:“写就写,爷爷,你说写什么?”

    “你的字大了好,写两个大字,”邵老先生想了想,说“就写‘好吃’这两个字。”

    “好吃!”

    “对,就写好吃。”

    “一个好,一个吃?”

    “不是好坏的好,是好,就是喜欢的意思。”

    藏丽花看了看笔,又看看纸,嫌弃地说:“这笔太小,大字写不了,写不好。”

    大厨不服气地说:“大小姐要别的没有,想要大的笔倒没问题,你要多大的?”

    “越大越好。”

    “越大越好?”

    “大笔写小字没问题,”藏丽花有些傲慢地说“小笔写不了大字。”

    前不久,正好请了书法家来题店名,临时买了几支斗笔,大厨便吩咐徒弟赶快去取。不一会,笔拿来了,确实是很大的斗笔,藏丽花取了一支最大的,用手指捻了捻笔毛,先在水里浸了浸,示意黄效愚替自己铺纸,然后就蘸墨,凝神想了一会,一气呵成写了两个酣畅淋漓的大字。

    那大厨真的懂点书法,看了目瞪口呆,连声说:

    “好字,好字,真是好字!”

    在学雷锋的日子里

    说来话长,第一次见藏丽花,还得往前倒退十年。黄效愚与我同年出生,也许正好经历青春期的缘故,虽然只大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