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谷粒网 www.guli.la,杜育林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2011年3月13日(星期日)我邀大伯杜正相老人一起到县城西来关(没有公路时,这里是一条入城的重要通道,如今已是县城偏僻之地。)李远富老人新居住的地方做客,并与老人一起回忆那过去的一些往事,情真真,意切切,我大伯与李书记一起让我享受了他们工作的那个时代留下的难忘的回忆大餐。

    李远富,1929年11月25日出生在奉节县某地,自幼随父母搬迁到和平乡西坪村(曾经叫坪江村),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解放前大地主薛直卿的府第所在地。解放后,1954年建立坪江乡,1955年农村合作化运动,将坪江、黄坪、和平三乡合并为和平乡,政府所在地在坪江,直到1971年和平乡政府才迁到现在的和平,(1992年10月和平与土城合并,1995年10月又恢复,2005年10月又合并到了土城乡。)

    1958年8月李远富参加工作,任和平乡青年干事兼武装部长;1959年5月提拔为该乡副书记;一直工作到1976年9月调土城乡任副书记;1980年1月退休,大儿子李文平接班。

    1956年2月,李远富与坪江本地女青年王道俊结为百年之好,生有大儿子李文平、二儿子李文斌、大女儿李桃、龙凤胎儿子李志、女儿李素。

    李远富始终保持农民的本色,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年轻时,长期包一根毛巾在头上,与大寨的陈永贵相仿佛,穿一件手工做的对襟子衣服,一次与其他乡的领导一起在县城开会,返回的途中住旅社,竟然被服务员低看一等,在大家仗义执言的帮助下,才得以享受同路人一样的待遇。他与贫苦老百姓总是打成一片,谁人有疾苦,他就伸出友爱之手进行帮助。1970年反右斗争广泛开展,一个云阳来到坪江的陈瓦匠被乡政府和粮站的一些人当成流传犯(流动做案)用绳子捆起后关在牛圈里,又不给他饭吃。李远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叫自己的老婆每天多做点饭菜,他暗中指使附近一个大妈,悄悄送给陈瓦匠,他冒着风险做这些好事。后来,陈瓦匠得到释放,他向那个为他送饭的大妈表示感谢,大妈说:你要感谢就感谢李远富。

    李远富与乡政府很近,乡里的人都喜欢到他家玩,遇饭吃饭,遇肉吃肉,他家的客人只隔顿数,不隔天数。1992年10月至1995年10月,我在土城乡做党委书记,每年要到坪江去好多次,十有八九要在李书记家吃饭。不管多少人,李书记安排他老太太做饭,老太太重来没有推辞过,总是高高兴兴地做饭款待客人。李书记说:农村有句俗话,天天待客不穷,夜夜做贼不富。是啊!象李书记这样对人友好善良的人走到哪里都应该受到别人的尊重。但社会上也有这样一种人,吃别人的哈哈大笑,自己却重来就一毛不拔,只接得媳妇,嫁不得女。

    李书记最感到揪心惭愧的是他刻薄了自己的大女儿李桃,读书读到小学4年级就不要她读书了,她的母亲都支持女儿读书,就是这个对外人这般友好的李书记不让自己的大女儿读书,致使没多少文化的李桃就地嫁给了一个农村娃为妻。但后来龙凤胎生的小女儿李素又与双胞胎哥哥李志一起读书读到初中,并且到万州卫校读了中专,这个李素嫁给一个军官为妻并随军去了。五个儿女就大女儿一个人没工作,生活在农村,这农村与城市的差别很大。每每提到大女儿的事情,李书记就垂头丧气,没有言语。哎!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呀!总起来看,李书记还是个可敬可佩的大好人。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