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谷粒网 www.guli.la,白水平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家乡的那口老井和村子年龄一样大,据老辈人说,明朝万历年间老祖宗从洪洞老槐树下迁来时,修建住处的同时也挖了这口井。井在村子的沟底下,传说挖井的时候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经过几十代人的口口相传,演变的越来越神奇,也就成了我们这些后代人顶礼膜拜,永久不变的纪念。

    当时,井挖到丈余深时,一块略比井口小一点的石头挡在了人们的面前,石头呈凸型,象龟背,而且有花纹,那时没有炸药雷管之类的东西,人们正在一筹莫展之时,只听见石头发出了嗡嗡的说话声“几百年前,我在东海搅翻了龙庭,让玉皇大帝把我压在了这座山下,你们把我周围的土挖掉,我就可以重见天日,把我放在村东头的那块平地上,我可以保你们世世平安。我身下有一个泉眼,水清澈甘甜,让你们永远都有水吃。”说完老龟的身体开始活动,人们小心翼翼的把老龟弄到井上,按照老龟的吩咐,安放到村东的一块平地上,然后又专门修建了庙宇,把老龟供了起来。老龟离开井口,一股泉水就从老龟的身下潺潺的流了出来,人们一尝,清澈甘甜,沁人心脾,目明脑清,浑身倍感有力。从此,这口井成了老祖宗的骄傲,也成了哺育全村人的不汲源泉,世世代代的人民喝着这口井水,井水入口甘甜,解渴消暑,开胃养颜。村子里孩子们水灵,姑娘们俊美,壮年人结实,老年人长寿。大家同住一个村,共饮一井水,和睦相处,安居乐业,形成了清纯质朴的民风和血脉相连的乡情。

    老井沾着老龟的灵光,几百年来都没有干枯过,井水始终保持在离井口一米高的地方,人们挑水都是用担仗钩钩住水桶稍一弯腰就可满满的打一桶水。据说,清朝末年三年大旱时期,十里八村的井全部干枯了,人们天不亮就到我们村的老井上排队打水,一天下来,井水依然如故,到第二天水照样还是那么多。是老井让周围几千口人度过了灾荒,也是老井救了几千口人的性命。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口的不断增加,村里有的人就想着自己打口井,图个方便,没曾想,打出的水又苦又涩,水开后满锅底的水垢,把人吃的满嘴黄牙。后来陆续又有几家也遭遇了同样的下场,人们不再自己打井,全村人任然共用一井水。老井成了全村人的纽带,谁家也离不开老井,每到早上天还不亮,男人们就陆续挑着水桶来到井上,取出旱烟袋从你嘴里传到我嘴里,有蹲着的,有站着的,家长里短,轶闻趣事,本村的,外地的,国内的,国外的,天上的,地下的,浑的,素的,无所不谈,加深了村民间的了解,联络了感情。集体的时候,队长每天就在老井边把全天的工作安排好了。一到上午,男人们都下地了,老井周围就成了女人们的天下,你一盆衣服,我一盆尿布,家境殷实点的用肥皂洗,贫穷的就薅一把灰灰菜当肥皂用,把衣服放在一块粗糙的石头上,先用一根小木棒敲打,然后再用手搓。唧唧咋咋的像一群山喜鹊,东家的老公不行,半夜里挨了老婆的打,西家婆婆背着媳妇偷吃了东西,就是谁家的男人大腿根有个黑痣不到半袋烟工夫全村人都能知道。尤其到了夏天,男人们提着水桶,弯腰在井里打上一桶水,从头到脚一浇,一天的疲劳没有了,全身的臭汗顿时消失殆尽,他们又开始继续着早上的话题,争论不休,当然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这几年,村集体家底厚了,拿出几百万元打了深井,安装了自来水,人们告别了挑水的历史,再不用每天早上到井边排队等着挑水,老井失去了过去红火热闹,光顾的人少了,井壁的青苔浓密茂盛了许多,冷冷清清的井边杂草丛生,一片荒芜,让人心寒,让人不寒而栗。

    前几天我有幸回到家乡,第一个愿望就是看看多年未亲近的那口老井,我伏到井边探头一望,水还是那么的清澈见底,唯有井筒的四周长满了青苔,夕阳的余光布满了整个山沟,老井就藏在余光的黑暗里。月亮升起来了,我伏在井口,一轮月光银白的倒影在井水里泛起微微清幽的光线,那样的安闲静谧,衍生出一种神秘的气息。有那么一瞬间,我怀疑井是为等待它而静立这里的。但不一会儿,月亮消失了,井又沉入完全的黑之中。这样数次,我逐渐看清了井的心态:冷静、坚忍。它让我想到的境界比“海上生明月”还高,我意识到从前忽略了一些问题,或者说我从未想到这些问题。每天在它繁华的帷幕落下以后,它必定是静默的,但并不孤独。它必定要回复一个自身。也只有在这一刻,它是幸福的,它知道所需要和等待的是什么。它知道方向!这事物的引领以及命运的终端,它的延伸更多是忍耐和牺牲的必然。一口井,超然于自己,比从前更冷静更成熟地面对遭遇和人生。但我知道,对于老井,我们已被放逐了太远,它没有消失,还长在那个夜晚的月光里。

    怀念老井,如同怀念一只打碎的精美瓷器,青花碎成无言,再也不能拼凑一支乡音俚曲。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