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谷粒网 www.guli.la,曝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爽的妻子从不催着他挣钱,可他自己像催命鬼一样,没日没夜地想改变。李爽曾经无数次说:“男人要挣钱,必须有机遇。想成功,首先要找到贵人。”生命里的某些转机,有时连你自己都会被吓一跳,不太相信是真实存在的。人就是这样,对于连想都不敢想的好运,从来是被突然推醒的。被动的好运,也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满园好运关不住。李爽就是从悄然出墙的好运开始的。0世纪80年代,国家鼓励农民办企业,鼓励到银行贷款,鼓励放开胆子,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观念束缚了老百姓的思想,比悟空的紧箍咒还紧。谁敢出头,怕是真的找死。所以,尽管那时候老百姓已经不再蹑手蹑脚地做生意,但步子仍像裹足老太太,始终迈不开。

    而李爽就不同了。成年后,他费尽心机才娶到了老婆。父母早亡,他还要照顾弟弟李蓝,所以他几乎没有什么理想,唯一的理想就是快快有钱,让老婆过上好日子,让弟弟过上好日子。

    他开始到建筑工地上当小工,可累死累活一年下来也攒不到多少钱,他就开始筹划着当小组长。每次他说到这些时,妻子总劝他:“钱多钱少,有个好身体就行。够吃够穿,能给二弟取个媳妇就知足了。”李爽听了就很不高兴。一个男人,怎么能够只有这点想法呢?我要让你和二弟住上楼房。说归说,一到行动就出现了问题,尽管李爽心劲儿很高,但包工头一听他只是个小工,却要当组长,就把头摇得像拨浪鼓,揶揄他:“你还是先学会匠人吧。”李爽也想学匠人,但他总感觉有一种紧迫感在不住地催促自己,必须尽快挣钱,必须跑步前进。否则自己家底不行,跟着别人走,永远也撵不上人家。

    于是,他决定走险棋,迈大步。恰好,那时的黑豆乡机械厂已经破烂不堪,唯一的优势就是还有几台机床、几个高大的车间和一座铸铁铁水炉。工厂已经到了濒临倒闭的边缘,尽管乡里出台了很多优惠条件,鼓励本厂领导、工人承包机械厂,希望起死回生。但已经被束缚的思想不可能一夜之间转变过来。有几个人想承包,但几个不错的朋友聚到一块儿一商量,都觉得风险巨大,毫无保障。回家和亲人一商量,也都是吵闹着“你不想过安生日子了”,所以半年多过去了,始终未找到合适的承包人。黑豆乡机械厂仿佛是个炸药包,谁碰谁会被炸得粉身碎骨。

    李爽想承包,希望借这个机会翻身。父母没了,自然没人阻拦。爱人也不是那种烈性性子,只对他说了句,你愿意咋干就咋干吧,我知道你是为了家,为了你二弟。

    李爽多年后还无限感慨地说:“人要想成功,千万不能胡商量。”他说的其实是实情。很多没有成功的人,就是在不断的商量中失去一个又一个机会的。商量的越多,越是发现黑洞巨大。而那些成功的人,正是靠一时的冲动,加上日后的勤奋和敬业,才取得了成绩。缺少起步的资本,是普通人无法成功的最大障碍。而最大的障碍,其实很多时候就来自自己、家人以及那些待你最亲近的人。越是待你亲近,就越关心你的安危,越是担心你的安危,往往阻拦的力度就越大。最后,只能望洋兴叹,后悔当初自己胆小了些。

    一天清晨,李爽找到乡长,说:“我要承包机械厂。”当时的乡长就差给李爽下跪了,终于找到个傻大胆了!

    双方一拍即合,没几天时间,李爽就走马上任了。

    尽管所有人都说,李爽不懂机械,所有人都预料到,机械厂过不了几天就会再次倒闭。一个外行人,绝对管不好这个全乡最大的集体企业。

    厂里原先的老工人也开始制造危机,吵着闹着要工资。仿佛是李爽欠下了他们工资。原先厂里的部分领导也在其中作梗。这些所谓的领导就是有这本事,自己没能力做好,有人希望做好,他们就千方百计地刁难,制造事端,希望继续维持原有势力。

    李爽没有被他们吓住,而且态度强硬地对工人说:“谁不想干了就走人,给你发工资。”

    工人们一点儿也没有被他的话吓住,都笑他真是个老农民,不知道天高地厚。我们是集体合同工,不是你说辞退就能辞退的。

    大家都觉得,派一个连体制都弄不懂的人来管理企业,也不知道乡领导是不是喝了糊涂汤。

    可很快,李爽就指挥人把厂里的废铁收集起来卖掉,换成现金。把库存的铸件便宜作价处理掉,也换成现金。原先的领导们这下真慌了,看着自己多少年舍不得变卖的产品,被这个二愣子几下就处理干净了。他们不干了,集中到乡里向乡长讨要说法,说这厂子是摊上败家子了。

    乡长也感到李爽的做法欠妥,就鼓励他们说:“你们有谁想挑起这副担子?只要你们点头,我立马撤掉李爽。”

    可几位领导,一个比一个声音低,谁肯揽这烂摊子,除非有病。

    乡长只好说:“既然你们不敢干,也不想干,就只能先让李爽干干再看看了。”

    就是这一看,给李爽带来了转机。他首先奖励那些肯吃苦又听话的工人,现金发放,鼓励大家多干活。然后开始发放以前厂里拖欠的工资。

    工人们一看,有人发钱了,也顾不上理会那些所谓的领导,陆陆续续地走上了李爽这条船。厂里又开始运转起来了。

    很快,李爽就发现,靠自己这点小聪明无法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主动找到信用社,称自己要贷款,而且一次就要贷50万。

    他张的口大啊!把信用社主任乐坏了,请了他好几次客。因为,黑豆乡这个穷乡镇,从来就没有人贷款,每年的贷款任务都拖后腿,被县总社点名批评,这下来了个李爽,而且一下就贷50万,真是要打翻身仗了。况且,李爽的条件非常好,用乡机械厂做抵押。简直是万无一失。

    就这样,李爽顺利拿到了50万现金,并且,从拿到钱的那一刻起,李爽就记住了一条真理:大家都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必须试试。

    他就这样从一个一穷二白的穷小子,没几天就成为了人上人。那个春节,李爽的家里,开始有了乡里的头面人物来走动。而且,年终得到县联社表彰的信用社主任承诺:只要你贷款,我随时批准。多年后,这个信用社主任守着的其实就是个空壳信用社,几乎所有的款都被李爽贷完了。但他一点也不怕,因为李爽的摊子也在他的支持下越来越大,名气也一天比一天响亮。

    贷款50万,李爽付出的代价是给了信用社主任000块。那时不叫回扣,算是送人情。就是这区区000块,已经超出了信用社主任的心理承受底线,他胆战心惊地过了多半年才缓过劲儿来。他感激自己遇到了财神爷。从现在的角度看,明明信用社主任是财神爷,可他偏偏认为李爽是财神爷。社会角色的转换,是随着时代和环境变迁而改变的,完全不由个人意愿左右。

    让机械厂正常运转起来的经历,给了李爽无限的启发。他很快认识到,无论是谁,只要你能给他带来实惠,石雕也能绽放笑容。他紧紧地把握住这条生意场上的真理,用钱开路。而且,屡试不爽。

    现在这个道理,几乎是个人就懂。但在0世纪80年代,这些看起来非常普通的商务手法,却只掌握在李爽等少数胆大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