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谷粒网 www.guli.la,琼海腾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说到于志敏在梅关的山下,帮助明因师徒制服了分水町九友,用独门绝艺,破去白无常等四贼的真气,使他们无法再凭藉武技去为非作歹,欺压善良。

    正在告诫群贼的时候,忽然天际传来异常的声音,虽然是很微小的破空的声音,但是,于志敏的神色顿形紧张近来,急忙招呼明因师徒隐避,连到地上躺着的贼人,都来不及处理。

    明因师太虽然还没有发现什么警兆,可是于志敏那种登峰造极的技艺,已经使她师徒心折。现在见这不可一世的人物,尚且那么紧张,料知必有所见,而且事不寻常,也急忙随着于志敏进入林里。

    明因师徒藏好身形,正待向于志敏询问。

    于志敏已经轻轻声道:“来人身手不弱,不知是友是敌,还是不惹他为妙,等一会如果看出是敌人,仍就由晚辈单独应付、以免失闪。”

    正说间,于志敏忽然摇摇手,更把声音压低道:“来了!”各人的血脉都顿时紧张起来,静悄悄地等待着未来的发展。

    片刻,果然从树顶上轻轻飘落一位,身穿鹅黄色道袍背负一枝长剑的清瘦道人,那道人一落地面,就走向群贼的身旁,细细察看一阵子,然后在四贼身上一阵推摩。过了半晌,四贼中的白无常因为功力较高,同时又是那道人首先施救,竟“呀!”一声,就想爬起。

    那道人连忙按他躺下道:“不要动!你现在已被人家破了真气,虽然救得性命,可是在一个时辰之内还不可行动,以前所学的功夫却算白费了;此后三年内不能动气动怒,今生也不要想练功了。谅那贼尼还没有这种本领,到底你们是吃了谁的亏了?”

    白无常路华明有气无力地说:“师祖!是一个小孩子!”

    那道人霍然跳起来道:“小孩子?”

    白无常又道:“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孩子,他。”

    那道人和白无常一问一答,都被明因师徒和于志敏听个清楚,知道这道人就是白无常的师祖,当然和赤身魔教都是一邱之貉。这时,于志敏听到白无常说他“他”字,恐怕会连自己几人躲在树林的事说出来,自己虽然不要紧,可是明因师徒显然不是那道人的对手,心里一急,也不招呼明因师太,一个“蝙蝠穿林”小身子就弯弯曲曲地穿过密密的丛树,飘到道人的后面。

    那道人果然不是庸手,纵使于志敏身轻如燕,但是那衣带的风声,已使他警觉,霍地回过头来,一双精光四射的眸子,直射着于志敏的面庞。

    这时,各人都把那道人的扮像看得清楚了;那脸上瘦得只是皮包骨,一双招风的大耳,塌鼻子下面是一张深蓝色的大嘴,年纪也有七八十岁的样子,看起来却是三分像人七分像鬼的怪物。

    那道人发觉于志敏之后,一双恶眼立即射出凶光,阴恻恻地问道:“你就是伤害我这些徒孙的小鬼头?”

    于志敏不便示弱,也就冷冷地喝道:“是又怎样,不是又怎样?谁叫他们以大欺小,以壮欺老,而且还以众欺寡!”

    那道人听了,嘿嘿一笑,那笑声竟像是鸱鸱夜鸣,震得树林边缘的木叶,簌簌地堕落下来,明因师徒躲在树林的深处,也有点感到寒意。道人桀桀地笑了一阵,陡然沉下面孔喝道:“你到底是谁的徒弟,说出来我也不和你一般见识,直接找你的尊长算帐,要是不说。”

    “不说又怎样?”

    “不说!”停一停,又桀桀一笑道:“那么你只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条路是跟我做一个徒弟,将来你还有好处,否则,就走第二条路”

    “第二条路呢?”于志敏装出有点畏缩的样子。

    那道人双目一瞪,一声大喝道:“第二条路就是你要在今天去投胎了!”

    “哦”于志敏把声音拉得长长地,才又笑道:“请问道爷还有没有第三条路?”

    那道人暴怒道:“小鬼尽在瞎缠什么?告诉你!没有第三条路了!”

    “我偏要走第三条路!”于志敏故意把小嘴噘得高高地,一片天真娇憨流露在脸上。

    那道人看了,怜恤道:“你这小鬼谅你也不知道我乾坤一发皈命真人的厉害,不过,本真人见你资质不错,才想收你做一个关门的徒弟,否则就把你毁去,那里还有第三条路给你走?不要做梦吧!”

    那道人一说出名号,明因师太不禁大震,心里暗叫:“糟糕!”罗凤英和蝉儿看到师父的脸色不对,也知道事情严重,尤其蝉儿更恐怕于志敏敌不过贼道,暗暗盘算万一于志敏真个打不过道人的时候,好歹也来一个围攻,打他措手不及。年轻人想到就做,蝉儿已掏出一大把蚺骨针握在右手上,同时,把宝剑略整一整,罗凤英和明因师太,都各自准备着。

    可是,站在皈命贼道面前的于志敏,却没有她们那么紧张,他知道皈扳命贼道的名号之后。反而嬉笑道:“我还是要走第三条路!”

    这一下子真惹出皈命贼道的真气来了,贼道一声大喝:“不知死活的小子!你第三条路是什么?”

    于志敏又嘻嘻笑道:“第三条路是”

    “是什么?”那贼道显然是暴怒到无法等待。

    于志敏仍然慢吞吞地:“第-三-条-路-是”说到这里突然语若连珠地喝出:

    “要吗你死,不然就快跑!”接着又一阵银铃般的朗笑。

    皈命贼道做梦也想不到,面前这小孩有那么大的胆,竟敢说这一条路来让自己走,当时脸色一变,头上的长发竟笔直立起,把戴在头上的道冠,顶得高高起来,双手一伸一缩,五爪如钩,朝着于志敏的胸前抓到。

    于志敏一看来势,知道这贼道练的是“九幽阴魂掌”普通人只要给他的掌风扫中,立刻打一个寒噤,四肢无力,过了一时三刻,寒气袭骨。痛苦万分,还要受七天的活罪,才痛苦地死去。自己也不敢过分轻敌,不等贼道的掌风扫到,一个“横行扑免”身形一晃,已绕到贼道的身后,嘻嘻地笑道:“你倒会扮鬼吓人哪!”

    皈命贼道一见掌风发出,面前那小孩已经踪影毫无,心里大惊,急忙转过身躯,四处寻找,那知于志敏比他更滑溜,竟是贴着他的身后三四尺的地方,跟着乱转,就如影之附形,赶也赶不走,随你用尽了各种身法,也不能脱离那小孩一步。

    那贼道倒也识货,知道这个小孩用的是儒释道三教归元的“一片丹心”上乘身法,只要自己的心一动,则必定形于外;一形于外,就被人家先发制人,身随形转。这时贼道不禁大惊失色,连忙稳下身躯,运起周身罡气。以防被人袭击,并想利用敌人一时的疏忽,陡然发招,制敌死命。

    果然,于志敏因为贼道身形一停,已经失去了凭依的罡气,只好把自己身形也停了下来,心里正盘算制胜的方法,忽然贼道一声大喝:一股强烈无比的劲风,当面扑到。于志敏连忙顺着风势,身形一起,竟避过了风势,可是那风力非同小可,已把林边的树木摧折了五六株。

    贼道见第二招又没打到敌人,徒然替山樵省力,更是咆哮如雷,明知那小孩绝不易与,可是,已犯了凶性,一招紧似一招,连环进击,一时飞沙走石,尘土漫天,反而看不到人影。

    于志敏见那贼道已动了真气,更加百般嘲弄,笑他只配替农夫代牛耕地,又说他只配替樵子伐木开山,边骂边笑,边笑边骂,但是一条小身子却在滚滚的烟尘里,穿过来,插过去绝不让贼道的掌风刮到身上。

    渐渐,于志敏见贼道打不到自己的身上,胆子也越来越大起来,心里想道:“这贼道的九幽阴魂掌也不见得怎样厉害,何必和他瞎缠?”立刻就沉气下降,脚踏实地,正巧贼道一掌推来,于志敏运足了功力,陡然还击一掌“蓬”一声,双方都震退寻丈。

    那皈命贼道每一掌发出都是用足了加力,想把对方置之死地,不料反被对方震退了一丈多,身形也晃了好几下,才能站稳,这才知道面前这个小孩子,已得绝技的真传,不但是轻功卓越,就是内功方面也不同凡响。既然在内功方面难于取胜,只好利用自己苦练五十多年的“旋风剑法”以求一逞,心意一动,一个“鹞子翻身”执剑在手,喝道:“小鬼报个名上来,好待祖师爷打发你!”

    于志敏朗笑道:“你要问小爷的名字么?说出来要吓倒了你,要不说吗,又恐怕你死了没地方告状,而且阎王也不知道你要告谁”

    “胡说!你祖师爷剑下不斩无名之辈!快点说出来好过来领死!”贼道在咆哮怒喝。但是于志敏仍然嘻嘻道:“你说的话可算数?”

    “本真人说一是一,说二是二,怎的不算数?”皈命贼道以为于志敏就要说出名号来,所以这样回答,而且热盼着于志敏一说出来,就马上动手,料定这小孩子纵然在内功拳掌方面有多少成就,可是在兵刃方面无论如何也比不上自己苦练五十多年,才创出来的旋风剑法精奇,纵然不能生擒,也可以把他杀死,心里正暗暗地喜悦。

    那知于志敏又朗朗地笑道:“好贼道既然说剑下不斩无名,那末我正是无名的,你就回去吧!”贼道听了就是一怔,不但出乎贼道意料之外,就是蝉儿那种慧敏俏皮人物,也给志敏瞒过了,几乎笑出声来。

    那贼道套了半天,不但无法知道人家的师父名字,连到他自己的名字也那么保密,反而被对方抓住自己的话柄,倒套了回来,直气得须眉戟指,大喝一声:“你这不知死活的小鬼,真气死我也!”那付吃人的扮像直瞪着于志敏。

    但是,于志敏见到自己能够逗得别人发气,自己更是好笑,随口答道:“我气死你,你就死罢!为什么说了又不算数?”

    皈命贼道此时那再容他说下去,大喝一声,身剑合一朝于志敏的胸前刺来。于志敏肩膀微晃,身形已逸出外门,避过了第一招,嘻嘻笑道:“你的话不算数了?”

    “先教训教训你再说!”一招“旋风扫叶”朝于志敏拦腰斩来。于志敏双脚微微一顿,拔起一丈多高,又避过了一招,笑道:“好妖道!你要施展出最后的法宝来,我才有的学啊!”此言一出,蝉儿陡然联想到先前志敏说过,迫敌人献招救命的话,知道他又准备捣鬼,不禁“噗哧”一声笑了起来。

    那贼道耳目何等灵敏,虽然蝉儿这么轻轻一笑,已经被贼道发觉有人躲在林里,下意识地回头一望。这个电光石火的瞬间,志敏已乘虚而入“蓬!”一声,妖道肩胛上重重地受了志敏一掌,只打得眼中火星直冒。

    还亏他有七八十年的功力,否则,仅此一掌就够使他送命;但虽他有七八十年的功力,也被志敏这一掌打得他踉跄出三丈开外,肩胛疼得发麻。

    于志敏一招得手之后,再也不进招,反而嘻笑道:“妖道!泼道!拿点本领出来吧!”

    妖道吃了耳目灵敏的亏,那肯甘休,立刻施展旋风剑法,一片银光,耀目生寒,急如风雨,向于志敏猛攻,骂道:“小鬼敢施偷袭,你老祖师爷就要你的命!”

    于志敏一面施展轻功,躲开剑招,一面笑骂道:“谁叫你这妖道老不正经,要看过树林那面,小爷那得不教训你!”一条小身子就像风车一样,绕着剑光飞转,尽管皈命贼道剑法高强,一时也奈何他不得。

    名家对招,只要双方一接触,立刻心里有数,这时贼道的旋风剑已使出一半的招数,还无法奈何志敏一双肉掌,心里暗暗着急,猛然吸进几口气,一抖精神,恶狠狠地攻了过去。

    这一阵果然生效,于志敏竟被他迫得连连后退,险象环生。

    明因师徒虽然知道志敏绝对不会落败,可也替他捏一把汗,蝉儿心里更急,竟自离开藏身之地,一步一步向前移动,明因师太和罗凤英也见志敏空手和皈命贼道对招,太过冒险,各互相招呼一下,一齐步出林边。

    本来这是明因师徒的好意,那知于志敏见她们现身出来。反而着急万分,既要顾着防卫自己,还要顾着明因师徒不被贼道猝然下手伤害,在这心神一分的瞬间,已被贼道迫得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这时,妖道一招“并刀断水”一片寒光卷到志敏的眼前,蝉儿心里一急,情不自禁地喊一声“啊呀!”

    那知事情并不像地想像那么糟,志敏的身手确是不凡,他看到贼道的剑朝着自己的脚下卷来,心里暗想:“你可要找死!”更不躲避。

    妖道在这一招“并刀断水”上,也狠狠下过功夫,如果是对方向上跳避,他跟着就是“潜龙升天”迳取对方的下部;如果对方向后跳避,他跟着就是“野渡横舟”直切对方的腰枝;如果对方朝着旁边闪避,他只要一翻手腕,剑走偏锋,化为“穿杨渡柳”点进对方的胁下。纵然不能即时致敌死命,可是永远操了主动,使敌人居然下风。端的阴狠已极。

    那料到于志敏却给它一个不跳、不退,看看那剑身已剌到于志敏的脚经,于志敏的左脚却好像是长眼睛似的,陡然往上一缩,堪堪让过剑身,立刻向下一踹,竟把皈命贼道的宝剑,平平地压在地面上,端的千钧一发,危险万分。

    在于志敏脚下压剑的同时,双掌齐吐,直拍贼道的面门“独腿撩阴”右腿直冲贼道的洪门,喝声“撤剑!”

    这时,贼道人的剑已被压住,只剩下一边左手,接于志敏的单掌倒是可以,但是要想接双掌一腿,绝对不可能,只要被于志敏任何一招打实,都要立刻废命,只好忍痛把剑向下一堆,藉这一推之势,来个“鸭子大翻身”空着双手翻出五丈开外,喝声“有胆的到分水町来!”的门面话,一纵又是十五六丈,一连几纵,破空逃去。

    于志敏也没有再追下去,顺手就给白无常一拳,白无常连哼也没法再哼半个字,就当场死去。蝉儿提了宝剑正想把其馀的四贼杀戮,被志敏拦住道:“这几个饶了他吧!”蝉儿呕起嘴道:“偏是你就可以杀,我要杀的时候你又要饶了!”

    于志敏见她蛮不讲理,只好笑笑道:“话不是这样说,因为那个白无常,深中匪毒,饶了他也不会改过,反而要挑拨是非,我们虽然不怕他,可是多数的老百姓就要受他荼毒,所以我为了老百姓的安全才杀他,也可以说是代表老百姓杀他。至于这几个就不同了,看他们满脸惭愧悔恨的表情,现在亲见连到他们的师祖也会弃之而去,也应该觉悟了,所以本着天地作育万物的原则而饶了他,并不是我饶了他,可以说是他们自己忏悔的结果。”

    蝉儿听了于志敏这一阵解释,才回嗔作喜,明因师太见到于志敏年纪轻轻,竟能行忠恕之道,不断地念佛。

    于志敏见自己说的话,各人都同意了,才回头对躺在地上那四个贼人叱道:“你们听见了没有,连到老师太都肯饶恕你们了,还有什么好说,你们四人并没有受什么了不起的伤,现在再慈悲你们到底,每人再给你二粒丹药,服下去之后,只要再过一个时辰,就可以行动如常了,七天之后还可以做一般人所能做的事,只是不能再练内外功罢了。不过,因为这样使你们得以安养天年,已是不幸中的大幸。”

    又指着那气急攻心的贼人,对其馀三贼道:“这一个的武功并没有废,可是,你们要劝他弃恶从善,否则我一查到,随时就取他的性命,我所以不废他的武功的缘因,是因为他还有一点血性,而且你们几个树敌已多,没有他的保障,你们也不能安全,不过,他的武功只准在别人欺上门来万分危急的时候,才准用,如果是滥用伤害别人的性命,我同样也不饶他,记住了我的话,青山不老,绿水长存,我们也许还有见面的馀地。”

    于志敏对这群贼人训示了一番,随手给他们每人三粒丹药,吩咐即时服用。然后捡起地下那把旋风剑,递给罗凤英道:“师姐就用这枝剑吧,这枝剑比蝉姐那枝还要强些。”

    罗凤英望了明因师太一眼,见到师太微笑点头道:“蝉儿那枝剑是于志强夺过来的,现在这一枝又是志敏夺来的,真是无独有偶了,小友既然给你,你就收下来吧!”

    罗凤英接过旋风剑,用指甲在剑身上轻轻一弹“汪”一声,竟然是龙吟的声音,历久不散,心里大喜。

    明因师太笑道:“这次皈命老道真是锻羽而归了,大概他有生以来这次还是第一次大败哩!我在五十年前还未出道的时候,他已经是名满中原,想不到今天亲眼看到给小友一双空手,打得他丢脸弃徒,才是大快人心哩!”

    于志敏笑笑道“本来这个贼道的武技,兀是不弱,要想以空手胜他兵器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是一下来被我先养成他的骄气,再则气到他发昏,后来因为蝉姐一笑,引他转头,被我打了一掌,减去他一半的功力,三方面一凑合。他想不败也不行了。事实上,他那旋风剑法倒有不少绝招,可惜他还没有使完出来,害我只能够学到一半,真是功亏一篑了,可惜!可惜!”

    蝉儿见志敏捧了她一句,心里感到甜甜地,最后见志敏连呼可惜,不禁噗哧笑道:“那么你为什么夺下他的剑,不让他继续下去?”

    于志敏笑笑迳自走开,跑到树林里牵出两匹骏马,蝉儿一见,蹦蹦跳跳也跑到林子里牵出两匹,于志敏把马交到罗凤英手里,又回去再牵一匹。罗凤英看了笑道:“敏弟想是要当弼马温了,一下子要那么多马做什么用?”

    于志敏笑道:“师太和你们两人每人一匹,骆伯伯和强哥每人一匹,可不是需要五匹?”

    “那么你呢?”蝉儿忍不住问道。

    “我?我骑两脚马远比较快些!”志敏一面说一面去收拾地下那五枝长剑,捆成一堆,驮在马背上道:“这几枝剑虽非宝物,可也是精铜炼成,带在路上赠人也好!”收拾完毕,明因师太和于志敏各自嘱咐群贼几句,除了用一匹马驮各人的衣包和五枝长剑之外,每人骑上一匹缓步往石虎庄的路上走去。

    这时,已经是日斜西山的时分,树影婆娑,凉风吹送,马蹄得得追着队队归鸦,另是一番令人悠然的境界,尤其于志强,罗凤英和蝉儿,都是第一次骑上这种雄壮的马,更是高兴非常,一路说个不停,不知不觉已到石虎庄,李全藩迎入庄内,盛宴款待,席间,明因师太说起志敏气走皈命贼道,又得了五匹骏马。

    说到马,于志强大感兴趣了,插嘴问道:“马呢?怎么一匹也没有看到?”

    各人被他这一提醒,全部觉得奇怪,不但见不到马,而且连马嘶的声音也没有。

    明因师太笑道:“这就是你这兄弟后来的搞鬼了!”

    于志敏正在吃着,听了笑道:“师太怎么说是我捣的鬼?”

    蝉儿道:“不是你是谁?”

    志敏急道:“难道你没有份?还要讲我哩!”

    明因师太见蝉儿和志敏拌嘴,也好笑道:“要说起来连我都犯了串通欺骗的罪过哩!”

    罗凤英笑道:“师父有什么罪过,还不都是他们俩个小鬼头玩出的把戏?”

    于志敏,蝉儿两人同时朝着罗凤英一瞪眼道:“你倒大得很哪?”

    “好!好!恕我口拙讲不过你们!”罗凤英一笑作罢,可是把那个于志强急到不可忍耐,磨着志敏道:“好兄弟!你到底把马藏到什么地方去了?”

    “我说你猴急性子,就真是猴急性子,马在庄外右边里多路的树林子里!”于志强好容易等到志敏说这么一句,急忙朝各人打一个招呼,匆匆出去,连到志敏在后面喊:“当心马儿踢了你!”也听不到,事实上人已去远了。

    李全藩连忙到外面叫几个壮汉,一同前往把马牵进庄子,于志强也嘻嘻哈哈地回来。

    这时,骆中明触起一件心事。心中陡然一惊,告诫于志敏道:“你对皈命贼道那么高的武技,交手时为什么不用兵刃,万一失手,才后悔来不及哩,以后千万不可如此,以你的艺业来说,上人既肯放你出山闯链,当然是已有了相当成就,可是仍然要小心为是!”志敏沉吟了一会,才道:“骆伯伯说的话确是真理,不过蒙天剑派是集汇各派精华而成,而各派又有各派的绝招,除了衣钵门徒之外,别人无从学到。只好利用机会,随时留意,因此,惟有空手过招,才打得久些,别人那套功夫才有时间演出来,我要学也学得更澈底。再则我现在没有什么兵器好用”

    各人听到于志敏说没有兵器好用,大为惊讶,明明他身上带着两枝宝剑,还说没有兵器用,甚至于明因帅太都认为他有点逞能,还是志强忍不住道:“你不是带着两枝宝剑,怎说没有兵器使用?”

    “是啊!”蝉儿也附和一句。

    于志敏庄容道:“你不知道,我背上这枝剑是师门的至宝,前几辈的侠义道和绿林道对它都很熟悉,只要剑一出匣,他们就会看得出我的师承,为了不替师门多招恩怨,只好备而不用。至于我那枝绿虹,却是煞气太重,尤其几年来我已把它练到能发能收,差一点的宝刀宝剑遇上了非折不可,恩师上人曾再三嘱咐,非遇到万恶不可赦的凶徒,或本身已遇到绝境的时候,不准用。师命当然不可违,并且我还有一点私心”

    顿了一顿,接着道:“如果我用起绿虹剑,就没得打的了,那还能够注意强学别人的绝招?”

    各人听了志敏这番话,才知道他存心忠厚,顾及师门,并不是炫奇好胜,无不动容,倒是蝉儿嘴快,笑道:“你这叫做关起猴子无法耍,才气闷哩!难道你不会找一枝普通刀剑来用?”

    “我又不开兵器店,要那么多干啥?”说得各人哈哈大笑。

    这时,各人已经是酒醉饭饱,于志敏回后面去打开衣包,取出一件背心和一件鳗皮衫交给明因师太道:“这两件衣服虽然不能算是上好的宝物,可是对于防御别人的暗器倒很有用,就给师太随意使用吧!”

    回过头来对骆中明道:“伯伯!你们到了南昌再等我几天吧!现在我要去分水町找那皈命贼道学剑法去!”也不待各人答应,提起一个小小的包裹,朝着各人点一点头,肩膀一晃,灯影一摇,各人眼睛一花,已失去于志敏的所在。

    李全藩无限感慨道:“像于二公子这种艺业,不但没有半点自骄,反而异常谦虚,处处寻找学习的机会;不但向自己人学习,甚至于向敌人学习。我们才学得一点点皮毛就自高自大,岂不愧死?”

    蝉儿口快接道:“李伯伯还说他谦虚哩!他嘴里倒是谦虚,可是做起事来,却独断独行,一点也不问别人”说到这里自己觉得话里有毛病。反而把末说出的话,咽了回去。

    柳营道:“这也难怪!以他这样深厚的功力,别人认为做不到的,他做起来却很容易,叫他和谁商量去?譬如刚才他要往分水町,慢说那边有皈命妖道为敌,就单单以路程来说,也有将二百里的远近,给我们走也要走两天,可是他走起来也许一两个时辰就可以到达,实在也找不到和他商量的人来。不过,像他这样,恐怕要寂寞一辈子!”

    龚华笑道:“你这是什么话,为什么要寂寞一辈子?”

    柳营哈哈笑道:“你这个猴子精,平日自诩聪明,这回倒给我难住了!这就是因为‘曲高和寡’呀!”

    到了就寝的时候,于志强发觉枕头底下压着一封信,拿起一看,上面写着:“代呈明因师太亲拆”那字迹却认出是于志敏的笔法,心里诧异道:“他有什么话不能当面讲,却要多费笔墨,而且是什么时候写的?”虽然是这样疑惑,到底是急急忙忙地拿去交给师父。

    明因师太拆开一看,不禁呵呵大笑,其乐已极,罗凤英、蝉儿、和于志强,都不知道师父为什么那样高兴,反而怔着了。

    明因师太笑了一阵。把信交给于志强道:“你看你这位兄弟多聪明,真是深得我心。我多年来没有解决的谜。却给他几句话就点破。好吧,你们统统出去,替我守着门外,在明天这个时候我不自动开门以前,不准任何人来打扰我!”挥一挥手,罗凤英师姐弟只好悄然退出。

    到了外厢,各人涌上前来看志敏那封信,大意是说:三年前,上人用千里传音的方法,告诉师太练那瑜迦秘笈的口诀,但是今天在梅关遇敌,却没有用上,料必是口诀中有一两句费解的地方,所以练起来总觉得五气不能归一。

    其实要正气归一倒也容易,只要在打坐的时候,手心脚心向上,舌尖抵住上颚,瞑目内视,摒息咽气,口内自然灵液生津,经过了十二时辰的来复,就觉到气魄充足,运剑欲飞

    。

    凤英师姐弟读了志敏给师太这封信,知道师父需要有整整一昼夜,不能动弹。在这个紧要关头,深恐别人进来骚扰,更防外敌到来破坏,虽然扰乱一天,第二次还可以再练,到底也是讨厌。师姐弟商量了一阵,决定分班轮流侍护,一直到第二天的亥刻,师太开门出来,果然精神焕发,师徒都庆幸不已。

    骆中明和明因师徒,在石虎庄住了三天,别了李全藩、柳营、闻仲三、龚华和车氏兄弟,向南昌进发。鉴于上次梅关遇敌的经验,知道纵然采取分散的方法,也无法避开贼人的跟踪,而且自己反因分散之后实力不足,与其躲躲藏藏示敌以弱,倒不如堂堂皇皇和敌硬拚。

    所以这次出发的时候,决定两起人经常保持连络,在每一个歇脚站,就停下来,等候会合再继续前进。

    这一天,到达庐陵,在城外五里的地方,有一座傍山偎水的凉亭,倒也清幽脱俗,并且是在官道的旁边,亭外悬着一付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到凉亭坐坐;劳力苦,劳心苦,苦中作乐,聊将世事谈谈。”联语浅显清新,笔法劲遒苍古,却没有上下款,不知道是什么人写的。

    明因师太对着各人笑笑道:“我们也来个忙里偷闲,到凉亭坐坐吧!”

    各人拴好马匹,进了凉亭,不一会,骆中明和于志强也同时到达,见到明因师徒在亭里小憩,此时且喜无人,招呼一下,也就进入亭子。

    寒喧沿途的景物,渐渐提到韩江沿岸的风光,依照明因师太的意思,就想在庐陵弃马乘船,顺着赣江而下,比较省力,而且可以秘匿行踪,还可以浏览两岸的风物。

    可是,于志强和蝉儿二人,稚气未除,那愿被关在船舱里受那闷气?再则曾经舱海难为水,他们在琼州乘坐惯了大海船,赏尽了烟波浩荡的景色,那还看得起一条小小的赣江?尤其是,新获良马,骑在马背上,听那“得得”的蹄声,顺着马蹄溜达,还可以浏览沿途的山岚水色,赏玩一些鸟语花香。

    四天来,他们已经和马儿结为良伴,尤其蝉儿选中白无常的赤骝马,虽非宝驹,倒也名马,骑起来平稳迅速,飘飘欲仙,更不愿把它卖掉。所以蝉儿一听到明因师太和骆中明,商议乘船的事,首先就提出反对的意见道:“我虽然喜欢乘船,但是我更喜欢骑马!”

    明因师太好笑道:“痴儿,既然是乘船,那还能够骑马?难道你把马放在船上,而你又骑在马背上不成?”

    蝉儿陡不防备被师父抓住自己的语病,加以反驳,倒觉得有点好笑,想了一想道:“如果两者不可得兼,我还是弃舟而乘马好啦!”

    不等别人开口,又补上一句:“因为船是别人的,而马却是我的啊!”明因师太摇摇头笑道:“真是谬论!”

    于志强忙插嘴道:“我们一共右五匹好马,如果立刻贱价售出,难保不便别人怀疑,岂不是欲盖弥彰?同时,水上不比陆上安全,万一在水上遇了强敌,两位师姐虽然有一身登萍渡水的轻功,倒底在茫茫的大江里,不便作战,岂不要吃亏?既然这里离开南昌不远,走的是通衢大道,贼人未必敢明目张胆,群闹围殴,要是来十个八个小贼,还不是照样打发他回去,何必躲开正面,让贼人取笑?”

    于志强并不坚持必须骑马,可是他倒举出乘船的缺点,很巧妙地掩蔽了他要骑马的目的,这一套间接路线,果然收效。

    明因师太和骆中明虽然知道他真意,但是又想不出更好的理由来驳斥,蝉儿虽然觉到志强的话里面,包含着说她不会水功的意思,倒想驳他几句,后来一想,志强的主意也是在于骑马,彼此志同道合,不但不反驳,而且不断地说:“妙啊!妙啊!我真也怕在水上遇敌哩!可是有点说不出口,却被强师弟替我说了!”

    明因师太见他两人此呼彼应地捣鬼,不由得好笑道:“看不出你两人为了要骑马,却说出一大堆的道理来。骑马就骑马罢,可不许到处惹祸!”这一个决定,喜得于志强和蝉儿几乎要喊出“师父万岁!”

    骆中明看他俩人那付高兴的样子,眉头皱皱道:“不要太高兴了,后面一句话还没有听清楚哩!”

    蝉儿小嘴一呕,拉着罗凤英,飞身上马,迳自赶往庐州。骆中明、明因师太和于志强,也只好上马加鞭,紧紧着她俩后面,进入城里。

    这时,天色很早,不过是申初的时分,明因师太一行,先在大街上找到一家福安客栈住下。于志强和蝉儿都是初次来到这个山城,见到熙熙攘攘的人堆,绿绿红红的招牌,引起他们好玩的童心,便要上街去溜溜。

    明因师太知道禁也禁不来的,只嘱咐他们不要闯祸,并且叫罗凤英领着他们前往,自己因为不便多出露面,就和骆中明在店里闲谈,吩咐店家做饭喂马。

    罗凤英师姐弟这么多年来,还是第一次离师外出,无拘无束,满心喜欢走到街上,以为可以舒舒服服地玩上半天;那知到了街上,反而有点茫然。

    他们既然又不买东西,同时又是人生地不熟,胡乱走走,东张张西望望,反而惹起路人的注意。

    当罗凤英师姐弟感到索然无味,正待回转客栈的时候,忽然耳边传来“铛!铛!”的锣声,街上的小孩和一些闲散的行人,都向西边的街口拥去。

    罗凤英师姐弟三人随着人群到达街口,已见到一块约有二十来丈的空地上,站满了人群,还有不少人爬上附近的树上,朝着场里观看。

    罗凤英师姐弟被人群挤在前面,除了场里两根高竖的竹杆,和杆上横着一条绳子之外,一无所见。于志强看得不耐烦,自告奋勇,当先开路,一声“请让!”慢慢挤进了人堆。那些围观的闲人见她们三人是外乡人,而且又是一个小孩和两个姑娘,倒也让开一条通路给她们进去。

    罗凤英三人挤入围里,就看到一位头发斑白的老人,站在一块被人圈围成约七八丈的空地中央,向周围的观众拱手发话道:“老朽祖孙三代,原籍河间府,因为来到贵地访友不遇,资斧又罄,还幸曾经学过几年的把式,随身带来一些丸散丹膏,对于跌伤、打伤、烙伤、溺伤,一切痨七伤腰酸背痛,脚麻骨损,无不灵效异常,所以选择这块空地,藉会有缘,各位乡亲朋友,能帮忙的请尽量帮忙,能照顾的请尽量照顾,如果各位捧场的朋友里头,有所说的各种病症,或者自己怀疑有那些病症,也不妨告知老朽,代为医治,至于诊金方面多给多谢,可是赤贫的朋友,要真的因为身上不方便,老朽也就愿意义务诊治,交一个天涯的朋友,希望千万不要见外才好!”说完一句,在他旁边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子,就把那面铜锣敲一下,等到老人说完了,朝周围的人圈来一个罗圈揖,那铜锣就更密密地敲起来。

    罗凤英三人当那老人说话的时候,已经注意到老人的背后,一位三十来岁的女人,带着两个十四五岁的女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